第1章 前言(1 / 1)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作為一部曆史巨著,是中國古代一部實用的政治百科全書。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司馬光受命於英宗皇帝,遍閱曆代舊史,旁采諸家傳記,刪繁去冗,舉要提綱,曆時19年寫完全書。從發凡起例到定稿成書,司馬光無不躬親。書成之後,宋神宗以“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為《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最完善的一部編年體通史。

自從《資治通鑒》問世以來,曆代帝王將相都視如珍寶,把它作為必讀之書,以資治道。對於廣大的青少年朋友來說,學習這部典範之作的精華,吸取其文筆的精美流暢、內容的豐富翔實、思想的博大精深,具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資治通鑒》的卷本浩如煙海、規模宏大且年代久遠,不僅需要足夠的時間,還要求讀者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本書編者從篇幅浩大的《資治通鑒》中摘取重要段落進行刪繁就簡,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有機結合,將這部文學巨著全方位地展現在讀者麵前。

本書所選故事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更注重適合青少年朋友的品味和需求,增強了故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做到網羅宏富,取材精審,並按時間先後敘述史事,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係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曆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曆史的借鑒。本書在敘述曆代統治階級活動的同時,也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

本書為讀者打造了一條讀史明誌、傳承文明的彩色通道。使讀者在輕鬆獲取知識的同時,為其提供了更廣泛的文化視野、審美感受、想象空間和愉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