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召52名球員入選備戰今年亞運會的中國男籃集訓隊,既是中國籃協的不得已為之,也是有意為之。
為了備戰今年9月20日-10月3日在韓國仁川舉行的第17屆亞運會,以及2016年巴西裏約熱內盧奧運會,3月上中旬,中國男籃分兩次征召27名球員進入中國男籃集訓隊訓練,而相關消息顯示,最終入選本屆集訓隊的隊員將多達52人。如此多的球員在六七個月的時間內相繼入選國家集訓隊在中國籃球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對此,有球員開玩笑說,這是籃球隊的規模嗎,簡直就是橄欖球隊!
中國籃協之所以挑選這麼多的球員進入本屆男籃集訓隊,首要的目的就是想讓新任主教練宮魯鳴充分地考察球員。眾所周知,自2009年以領隊的身份短暫地在中國男籃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宮魯鳴就沒有直接親自參與過中國男籃的工作。此番他重掌中國男籃的教鞭,第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要充分了解球員,並以此進行組隊和設計技戰術風格。當然,作為一直在國家籃管中心工作的中層領導,以及一手倡導和主持CBA體測工作的訓科部主任,宮魯鳴對很多球員還是相當了解的,但他近幾年畢竟沒有親自執教過他們,對他們訓練中的能力和態度並不是很清楚,因此這就需要創造一個條件,讓他充分了解一些球員,也讓一些球員能夠了解宮魯鳴。
另外,2013年中國男籃經曆了亞錦賽的慘敗,進入了勵精圖治的階段。而曆史的經驗表明,在這個時候必須大力提拔年輕球員,使隊伍實現徹底的新老交替,才能使中國男籃觸底反彈。比如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中國男籃在老帥錢澄海的率領下僅2勝5負,特別是在9-12名的比賽中負於了韓國隊,最終隻名列第11,跌入低穀。於是,中國男籃開始進行了大換血,不光主教練換成了孫邦,孫軍、鞏曉彬、馬健、單濤等一大批年輕球員也被提拔至國家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一年後中國男籃就將亞洲冠軍奪了回來。後來,中國男籃在7年的時間裏,包攬了亞錦賽和亞運會的冠軍。而以孫軍、鞏曉彬、單濤等球員為班底的中國男籃在1994年和1996年又相繼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闖入前八名,創造了中國籃球的輝煌。所以,以史為鑒,本屆中國男籃向更多的年輕球員敞開大門,顯然是明智之舉。
不過,盡管有如此多的球員會在今年穿上國家隊的戰袍,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亞運會的臨近,又會有一批又一批的隊員相繼離開,最後會維持一個20人以內的集訓隊陣容。等到亞運會的時候,一個12人的正式名單會出現,而這12人,或許會在未來10年內成為中國男籃的常客。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宮魯鳴是一位非常嚴厲的教練,在科學訓練的前提下,他一定會采取大運動量,而他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球員的基本功,並以此打造一支技戰術風格和球員能力水平相當的中國男籃。也就是說,他需要一批基本技術尚未完全定型,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球員。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由52人組成的中國男籃集訓隊,不正是他所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