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向史上高參學智謀(1 / 1)

中華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國人的智謀占有輝煌的一頁。中國是一個注重智謀治國的國度,擁有幾千年的智謀文化和曆史。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以現實的觀點來看,無論“勞心”還是“勞力”都是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心力更具智慧的特征,是一個人智謀的終極體現,也是叢林生存法則中最重要的技能。大到創造曆史、治理國家,小到職場生存、婚戀居家,都需要懂得一點智謀。尤其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若想推行自己的想法、實現雄心壯誌或者確保平安幸福,就要學習前人的智謀,並結合實際的境況加以變化運用,才能出奇製勝,給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完滿的答卷。

學智謀,就要跟頂級的謀略大師學。曆史在變,時代在變,但人心、人道、人性沒有變。就如同科技再發達,人們也要穿衣、吃飯一樣,智謀經過幾千年的蕩滌更加熠熠生輝。可以說,現在我們用到的智謀,曆史上都用過;即使現在我們尚未用到的智謀,也深潛在曆史深處。縱觀曆史上那些智慧超群的家夥,個個都有絕招。其中,最厲害的當數帝王身邊的“高參”。他們通曉人性,準確研判形勢,不僅幫老板謀得了天下、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而且自身也獲得了極大成功,為後世留下效仿的榜樣——智謀不是天生的,任何一個智謀超群的人,都是從前人那裏汲取了適合自己智慧的養分修煉成的。

在古代,從事智謀工作的人叫“謀士”“軍師”,也叫“參謀”“智囊”,現代社會叫“策劃人”“高級秘書”。事實上,政府機構的辦公廳(室)主任、企事業單位的企劃、戰略研究等部門的負責人,從事的就是這項工作。因此,無論名稱怎麼改變,這個古老職業的特性就是為老板出謀劃策,通常也隻對老板負責。看過電影《教父》的人,應該對維托·唐·柯裏昂的“參謀”湯姆·海根的印象比較深刻,這個披著律師外衣的策劃人以超凡的智謀、超強的執行力巧妙地化解了柯裏昂家族的危機,並在“教父二代”中獲得連任。

有人會說,我不想當別人的參謀,我要當老板!然而現實生活中,當老板靠“命”,參謀靠“運”。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才能比劉備高,但他不是漢高祖的後代,連皇親的邊兒都不沾。在當時的社會,曹操都隻能當丞相,稱魏王,終身不敢稱帝。在現代社會,很多老板的上一代就是老板,沒背景、有才華的人通常為其效力。常見不少領導的秘書後來平步青雲,就是運用智謀成功地把老板推上更高的位置,自己也獲得了相應的位置。可見,“命”是不可抗的,但人生的“運”卻是可以通過智謀改變的。

在中國曆史上,智謀大師和牛人輩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成功為老板謀得天下又能全身而退或善始善終的人,如薑尚、範蠡、張良、房玄齡這樣的智謀大師;一種是建立不世功勳卻身遭橫禍的人,如商鞅、李斯、韓信這樣的牛人。第一種大師三步一回頭,在為老板謀劃的同時也為自己謀好了退路,他們是全麵的謀者;第二種牛人奮力向前,全然不顧達至頂峰的同時有摔下不測深淵的危險,他們是片麵的謀者。

至於那些置國家民族於不顧的陰謀家,心靈太過黑暗,雖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為曆代所唾罵,故棄之不錄。同時,對第二種“革命型”牛人,因為他們的動作難度係數太高,危險係數太大,不易效仿,亦棄之不錄。每個人生命隻有一次,不愛惜生命的人,智謀雖高終不足取。唯有那些靠智謀化解危難、建立功勳,善始善終的智謀大師,才是我們終身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