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對陸無當第一句話頗為滿意,少年少有溫和的道
:“這其實就是一個字——貪。好比有的人學文,有的人學武,而有的卻非要文武雙全。修佛就好比是這文,開頭時手無縛雞之力,可一旦當了官,那就能說生判死。先天之路就像這學武,剛起步就能開始威風八麵,可若是一心隻醉在外象上,嘿嘿,螞蟻和大象能比嗎?”
又是稀奇古怪之言,可陸無當悲哀的發現他就好這口,因為他又聽懂了。
“其實這也是為何鼓勵你們先學武的道理,有一技護身,便可少生許多的波瀾生發。而且道無高低,武道一旦明悟,前後便如莽漢和將軍之別,自有一番造化在手。”青草和尚像是看出了陸無當的“本質”,居然也就他以粗淺之言交流。
陸無當此刻內心卻是驚起滔天波瀾,沒想到修佛還有這樁妙處,若他要是尋不到先天脫困之法,豈不是能借修佛再走他途,而且說不定還是一條通天坦途。再說修佛又怎麼了,雖說他一直對此有所抵觸,可利字擺在眼前,誰還會跟他過不去,至不濟做個花和尚好了。想到這兒,他心裏又是微動。
“既然先天與修佛無關,那那個……恩,師父那日又何必問我《六臂寰宇真經》起來。”這真是陸無當將前後事貫穿後所不解的地方。
“你以為那隻是一部殘缺的修行功法嗎?”青草和尚歎息一聲,
“我也正要對你提及此事。這部功法其實乃是香火供奉之法,其中又暗藏佛門經義於其中。隻不過你所得太過殘缺,還看不出究竟罷了。此中隻有存神觀照之法還算得當,卻也有遺毒不顯,其餘奉召法門皆不算上乘。不過對於你此刻倒也妨,你此時修行還遠未到那種程度,人家還瞧不上你,便是修了也無甚大礙。隻等你修佛有成後,放下便可。”
“師父,那我又該如何修佛才算正途?”陸無當識相的不再多問,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現下的處境,無論言語上多麼“其樂融融”,他始終是狼狽的卷縮在地下,滿身泥塵,甚至在現在,因為碎骨之痛,他的渾身像是麻木了一樣,連動彈一下都是困難。
他不是不想開口乞求,若是乞求有用,他早就做了,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生死去開玩笑。可這些通通無用,以對方心性,他現在要見到的是一個聰慧機敏,冷靜自若的“好徒兒”,因此他隻有偽裝,現下他隻有令對方滿意,順從對方,才能保全性命。
“覺悟之法,難有憑依可言。若說有,便是這六神通。也才有識境這一說。你若想覺悟修佛,便需開啟這六道神通。釋家對此各有各的法門,而且每家絕不止一種可行。就拿禪宗而言,就是以頓悟為法,輔於苦行,死關等緣法,逐步開啟識境。但你根基特殊,如今成就先天,我更不好強逼於你,隻是我這卻有一要法可助於你,你若成功,便可於說我佛修行功莫大焉,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