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乃是北地胡蠻性喜悍卒猛將麾下十萬大軍盡都是本朝一等一的精銳。他又頗知軍事深諳兵貴精而不貴多因此雖然攻城掠地卻隻搶糧並不急著征丁。安祿山、史思明、安慶緒三路大軍合計征的兵與紀若塵一路相差無已。相較之下封常清自到洛陽後前前後後合計征丁二十萬又調民夫三十餘萬有敢不從者盡斬全家連坐坊裏。封常清連場大敗下來五六十萬男丁能夠僥幸留得性命的隻餘數萬。然而這些男丁多喪於安祿山大軍之手這筆生靈塗炭、百姓疾苦的糊塗帳也不知該算到誰頭上去。
修道凡俗雖共生在地之間卻實在淵之別。神州大地雖是戰火連然而對於修士們來這場戰亂正離他們漸行漸遠。
台山終年雲霧隱隱細雨若絲山秀而不軟氣清而不妖雖是隆冬季節幽穀深山處卻仍是碧樹蔥鬱溪水潺潺。
在一處清幽雅致妙趣成的山穀中有垂瀑數道。瀑後隱著然洞府深幽曲折洞壁上覆滿了青苔。如若有識貨的修士在此當會認得這片片青苔色作藏青厚而軟韌且堅更隱隱透著紅紋構成朵朵若隱若現的奇花。這便是於下至陰至濕處方會生長的下奇藥六陽花。休看洞壁廣闊、遍布青苔可是苔上大大的六陽花合共也就是四五十朵大不一。
洞中有數道清泉蜿蜒而流。清泉彙聚處是一口不知深淺的寒潭潭中石上生著株晶瑩剔透的樹樹高僅盡半生九片葉結三顆紅果鮮豔欲滴。潭水中波紋隱隱可見有數條指頭大、通體銀白的魚在穿棱來去。
潭水邊立著一張石床兩方石案又有石幾玉凳洞壁上鑿著幾排書架架上盡是古書。也不知是如何在這陰暗潮濕的石穴中不腐不壞。
石洞中雖然陰寒潮濕卻冷得極是純淨。哪怕是個凡人在這裏呆得久了也不會覺得寒冷隻會感到神清氣爽。
如此福地便是下三十六洞之一的靈墟前代白雲先生曾於此修煉百年終成道果。
石洞中隱霧忽散一個灰袍女子行了進來。她著一身素淡灰袍滿頭青絲簡簡單單地挽了個髻用根粗麻布條束在頭頂腰上插著根拂塵木柄粗糙完全是由根未去皮的樹枝製成。通體上下也就腰間懸著的一塊玉佩翠得青翠欲滴看上去不是凡物。
這女子看不出年紀也不施粉黛驀然一見也就是麵目清秀而已但越看便越是耐看似乎下鍾靈之氣盡集於她一身。
她懷中橫抱著一個女子行到石案前將懷中人輕輕放置在石案上注目凝視。
案上女子不著華服不佩金飾青絲散亂隻著了一身素白內裳。她麵容安詳似是在深深沉睡之中臉色蒼白無血色眉間還有一絲絲微蹙卻不掩那傾國傾城的容貌正是歿在馬嵬坡的楊妃玉環。
案前女子良久良久方伸手替楊玉環理了理散亂青絲又將那條白綾從她頸中輕輕解下。她如蘭五指虛虛撫過楊玉環身上各處關竅。隻是她再是神通廣大奈何楊玉環魂魄早已煙消雲散又如何尋得回來?那灰衣女子其實早知這結果可是無論如何有些不甘仍是忍不住試了一試。
終於灰衣女子收了回手輕輕歎息一聲。她左手握著白綾右手掐訣默算片刻忽然冷笑自語道:“我靈墟一脈本代僅太真可傳衣缽竟然遭此絕手。罷了罷了我就拚卻誤了修為卻又能如何!青墟之上再見生死吧!”
灰衣女子素手一招寒潭中玉樹上便有一枚朱果自行脫落落在她掌心。她將朱果收於懷中也不取其它器物法寶便自向靈墟外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