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一隻左手,一根黃瓜(1 / 2)

“好看嗎?”江潔兒問道。

“什麼好看嗎?”林知秋裝傻充愣。

江潔兒沒有再說話,而是鬆開了挽著他胳膊的手。正當林知秋還在猜測她要幹什麼的時候,耳朵上一股劇痛潮水般湧來,疼得他齜牙咧嘴嗷嗷直叫。

“裝?再給我裝?以後還敢不敢亂瞄?”

林知秋叫苦不迭,這女人變臉實在是太快了,擰我耳朵之前好歹先告訴我一聲啊。

“不敢了不敢了,我保證以後隻看你的胸部隻親你的嘴唇隻牽你的手……”

下午三點,比賽場地的周圍圍滿了來看熱鬧的人群。原本露天的廣場已經撐起了高高的帳篷,並且還在四周擺上了很多的電風扇來傳風送涼。這項人性化服務讓參賽選手和觀眾們都對邕江飯店的好感倍增,如果任由熾烈的太陽在頭頂烘烤,誰還有心思比賽誰還有心思看別人比賽?

比賽場地內,廚台數量已經從早上的300張減少到現在的29張,每個選手能活動的空間相對變寬了許多,這樣的氛圍同時也帶給了他們更大的心理壓力。

林知秋在江潔兒的陪同下來到賽場前,看到少了好幾倍的廚台和多了好幾倍的觀眾,心中有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熱鬧,華夏最不缺的就是看熱鬧的人。

華夏烹飪協會副會長徐霞,站在評委席前拿著話筒用她獨具成熟女人魅力的聲音說道:“經過上午的評選,我們總共有29位飲食界的參賽選手進入到第二場比賽。為什麼我說的是飲食界而不是說廚藝界?因為你們還不夠格!隻有今天的優勝者才有資格跨進廚藝界的大門,門票隻有3張門票,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雖然台下參賽的選手隻有區區29人,但是在緊張的氣氛和巨大的誘惑之下,喊出的氣勢絲毫不比早上的300人弱。隻要再戰勝10個對手,那張改變命運的門票就唾手可得。

“很好,我希望你們的能力與你們的聲音一樣大。刀工技術的優劣,直接關係到菜肴的色、香、味、形以及菜肴的整體質量。傳統刀工技法可以分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混刀法四大類共計21種詳細技法,現代那些千奇百怪的各種刀法名稱,都是從這些基礎刀法演變而來。”

“我們這一場比賽的題目——蓑衣刀法。蓑衣刀法依靠腕力的精準控製,下刀的力度、位置、方向全在方寸之間,非常考驗一個廚師的耐心和對力的運用。切好的食材狀如蓑衣,不僅更加入味,也使得造型更加特別,這是一個合格廚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刀法之一。接下來,將由曹向東大廚來為大家演示蓑衣刀法的操作。”

曹向東此時已經換上了廚師服走向一旁的廚台,從他高高的廚師帽可以隱約猜測到他高深的廚藝境界。

“我們以黃瓜為例。以黃瓜的縱軸為基準,先傾斜45度切入整齊的刀口,刀口間隔約0.2cm,切的時候將刀的後部提起一些,每次切入都隻讓刀尖輕輕頂到案板,不把黃瓜切斷。切完一麵之後把黃瓜翻身180度再重複剛才的操作。”

徐霞一邊講述,曹向東一邊操作著手裏的菜刀進行快速的直切動作,等到徐霞講完的時候,曹向東的刀也停了下來。簡單直接、行雲流水,令所有人忍不住咋舌驚歎,好快好嫻熟的動作!

“切好之後,要求整個黃瓜連續不斷,每一片之間寬度均勻,輕輕一拉狀如蓑衣,這就是蓑衣黃瓜。”

曹向東放下刀,兩手分別拿起切好的黃瓜一端輕輕拉開展示在眾人麵前,頓時引起一陣陣讚歎之聲。

“哇,好漂亮的黃瓜。”

“真實的狀如蓑衣哎,真實太漂亮了。”

“拉開後比拉開前長了兩倍還多,這刀工真是太厲害了。”

林知秋站在其他28位選手的最前麵,眼睛直直地看著曹向東手裏的蓑衣黃瓜,眼裏盡是欽佩之色。

自從林知秋體內產生內氣之後,不僅治好了原來的近視,還把裸眼視力提高到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程度。以他堪比放大鏡望遠鏡的眼睛去看,曹向東手裏的黃瓜每一片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厚薄,幾乎完全一致的刀口深度,以致於拉開的黃瓜就像一條從機器生產出來的蓑衣狀的鏈條一樣,精準無比又漂亮至極。

單單看到曹向東這一手,林知秋就打心裏對他折服,也更加看清楚了自己的現狀和未來要走的路。每一個大師都不是偶然,相比之下,自己的路還很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