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世界上最大的、具有80年曆史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坐落在埃及開羅市中心的哈勒格門廣場。
博物館由一組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建築組成,共分24個展廳,藏有自公元640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至1778年法國遠征軍到達埃及為止的長達1200年曆史的11萬多件伊斯蘭藝術珍品。
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古蘭經》陳列在這裏,它用典雅凝重的“庫法體”字母寫在羚羊皮紙上,是伊斯蘭教2世紀倭馬亞王朝的《古蘭經》寫本。展廳中還陳列有刻著“庫法體”經文的大理石和阿拉伯書法作品選。
博物館裏還陳列著可以移動的清真寺木壁龕、木製銀鑲雕花城門等伊斯蘭建築藝術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扇建於蒂瑪王朝的艾資哈爾清真寺大門。
在金屬製品廳裏,有一座巨大的鑲銀銅燭台,它的前後上下左右滿是鍍金玻璃壁龕,還有青銅枝形吊燈、銅瓶、銅爐、銅壺等,充分反映出當時冶煉工藝水平。
在兵器廳裏,最令人讚歎的是各式各樣的刀,金鑲玉嵌,寒光逼人。刀是古代阿拉伯男子須臾不可離身的寶。
在紡織品廳裏,展出了波斯、土耳其、阿拉伯出產的伊斯蘭圖案的地毯以及上千件織品。
在錢幣廳裏,還首次展出了伊斯蘭各王國的金、銀幣及勳章等。
館內還新設了一座伊斯蘭文化圖書館。
隱約可聞的阿拉伯古典音樂,自始至終伴隨著參觀者的整個參觀過程。參觀者通過聽覺、視覺體驗伊斯蘭藝術的獨特風味,參觀者還可以借助眾多錄像片深入了解每件文物在伊斯蘭藝術史上的地位。
六、伊斯蘭組織
(一)伊斯蘭會議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簡稱OIC),該組織成立於1970年5月。宗旨是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團結,加強他們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等方麵的合作;努力消除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反對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複其民族權利和重返家園的鬥爭;支持所有穆斯林人民保障其尊嚴、獨立和民族權利的鬥爭。
截至2006年11月,伊斯蘭會議組織共有57個成員國和3個觀察員國,參與的國家遍及亞洲、非洲和歐洲,人口總數超過13億。成員國的原料出口約占世界出口總量的40%,其中石油出口約占世界出口總量的50%。
伊斯蘭會議組織總部和秘書處設在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吉達市。
組織機構活動:(1)首腦會議為最高權力機構,每三年舉行一次。(2)外長會議每年輪流在一個成員國舉行一次。(3)常設秘書處。
另外設有伊斯蘭開發銀行、耶路撒冷委員會、阿富汗問題委員會、伊斯蘭和平委員會、伊斯蘭法庭、伊斯蘭發展基金會和伊斯蘭經貿常設委員會等。
伊斯蘭會議組織正式成員57個國家: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阿富汗、阿聯酋、也門、阿曼、阿塞拜疆、埃及、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巴林、貝寧、布基納法索、岡比亞、吉布提、吉爾吉斯斯坦、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加蓬、喀麥隆、卡塔爾、科摩羅、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馬爾代夫、馬來西亞、馬裏、毛裏塔尼亞、孟加拉國、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爾、尼日利亞、塞拉利昂、塞內加爾、沙特阿拉伯、蘇丹、索馬裏、突尼斯、土耳其、文萊、烏幹達、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亞、約旦、乍得、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蘇裏南、科特迪瓦、圭亞那、塔吉克斯坦、多哥。3個觀察員國:泰國、中非共和國、波黑。
伊斯蘭會議組織中非洲國家最多,在53個非洲國家中有27個是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會員國。其次是14個西亞和中亞國家,7個東南亞國家。南美洲有2個會員國圭亞那和蘇裏南,歐洲隻有一個正式會員國阿爾巴尼亞。
世界上穆斯林民族最單純的國家是沙特阿拉伯和巴林,100%都是穆斯林。其次是土耳其,人口7000萬,穆斯林占99%。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在2.3億人口中,穆斯林占88%以上,其餘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印度教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