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岩漿(1 / 2)

李兵一看眼前就是一驚,這是古代的一種草圖,就是用一種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來的東西,一般勾成什麼樣子......那就保證不是那個東西。比現代抽象畫作品厲害多的,隻有係統學過的人才看的懂。

這方麵給李兵談不上專家,但的確學過一些係統的知識,勉強可以看出一些調調來。這上麵鬼畫符似地的東西,應該是一座高台,高台上有一根柱子,一個神仙一樣的家夥雕在柱子上,對天捧著個大碗。

李兵吸了口涼氣,這真的是承露盤!承露盤這名字估計不太響,但說起來,它可不簡單。這東西第一次出現是在漢武帝手裏,作用很奇妙,用來長生不老的。說起漢武帝來,我算是比較了解。

這是個傳奇人物,絲毫不弱於秦皇半分。英明神武和糊裏糊塗,各占一半。他一身縱橫披靡,但一身又都在追求荒謬的長生不老之中,臨死都未放棄。

漢武帝即位不久,就從長安大老遠跑到泰山去登頂,試圖以真龍天子的身份去與神仙親密接觸,拜拜碼頭,然而......均未果!

神仙不鳥他,但他真正大規模接觸道士方術是在寵妃李夫人死後。李夫人的死,讓年紀尚輕的漢武帝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原來死亡這麼可怕。

就在漢武帝日夜思念李夫人,感歎陰陽相隔,人鬼殊途的時候,方士少翁適時地出現了。他宣稱能夠在夜裏以方術讓李夫人現身,漢武帝可以在帷中與她相會。這場人鬼相見的戲最終因為漢武帝心急走出了帷帳而沒有圓滿結束。

但他畢竟看到了李夫人楚楚動人的影子(極可能是方士用的煙幕等道具,加上自身思念過度讓漢武帝產生的幻覺)少翁能夠使人鬼相見的本領,讓漢武帝看到了打破生死界限的一線希望,於是就封少翁為“文成將軍”。

後來,少翁寫了一封稱讚漢武帝的帛書塞到一頭牛的肚子裏,宣稱“此牛腹中有奇書”,想再次博得漢武帝的賞識。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漢武帝認出所謂的“天書”出自少翁的手跡。於是,少翁的腦袋搬家了。

少翁雖然陣亡了,但漢武帝對打破生死界限的渴望依然濃烈,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一個少翁倒下去,千萬個少翁站起來。沒多久又出了一位叫做欒大的方士。很“謙虛”地說自己是神仙的學生,現在學業有成,回國報效來了。

他自稱別的本事沒有,但可以充當皇上和神仙之間的信使。欒大說有三大好處,“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

當時漢武帝正在為治理全國各地的水患東堵西疏,手頭不方便,其實就是缺錢,頭疼得很,能夠讓神仙撥一些黃金用用,同時協助治理河流,好事啊。

另外還有不死神藥,一石三鳥嘛。欒大又說,神仙他老人家不見一般人,皇上如果要派人去找神仙就要“貴其使者令為親屬”,這樣才有可能入神仙的法眼。

漢武帝很爽快地拜欒大為“五利將軍”,封為樂通侯,還把自己的長公主嫁給他。如此一來,自稱沒什麼本事的欒大富貴得發紫,開始入海找他的神仙師傅去了。

欒大在東海轉了一圈,又去泰山爬了一圈,身體是煉好了,但是沒找到神仙,編了個理由就回來了。欒大和少翁一樣,都低估了漢武帝的智商。皇帝委托你負責求仙,怎麼可能不在你身邊安插一些耳目?

果然,那些耳目將欒大在東海和泰山公費旅遊的情況反映給漢武帝,一下子就戳穿了欒大的謊話。雖然這位五利將軍是自己的女婿,但漢武帝照樣讓他腦袋搬家。

之後還發生了一係列情況,不必要詳細說明,隻是很多記載都表明,漢武帝的確是英明神武,並不好糊弄。這承露盤是在漢武帝晚年修築的。

奇怪的是,曆史上對它的記載十分有限,沒什麼前因後果,好像就是忽然冒出來的。李兵聯想起漢軍的一係列詭異的行動,心說難道就是為了這個?

想想也不確定。至於漢武帝的結果,非常遺憾,這位千古一帝除了給長安留下“政績工程”,在全國各地留下許多文物古跡外,神靈並沒有下凡來給漢武帝長生不老的仙藥。

怎麼說呢,漢武帝這人,可以算是千古一帝了,把政治對手打得落荒而逃,把匈奴鐵騎打得哭爹喊娘,環顧宇內,唯他獨尊。可他這一身,登高封禪做了,出海求仙做了,亭台,宮觀更是勒緊褲腰帶造了。

可連神仙的影子也沒見著,史上冤大頭之最,他絕對可以名列前三。漢武帝在生命即將結束的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正月,最後一次來到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