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套彙騙稅篇(6)(1 / 2)

但是,沈太福卻反其道而行之,對自己的錯誤行徑缺乏認識,反而惡人先告狀,與“中國人民銀行”相抗。3月29日、31日,沈太福連續在北京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聲稱因政府幹涉,公司難於經營,要向國外拍賣。他還宣布,將投資者的年利息由24%提高至聞所未聞的48%……沈太福的這一舉動,使在場的許多記者大為吃驚:沈太福究竟要幹什麼?

隻他在氣勢洶洶地舉辦記者招待會的當天,就匆匆地用偽造的身份證和假證明購得飛往南方的機票。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為了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4月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成立檢查組,開始對長城公司履行經濟檢查,與此同時,長城公司所涉及的22個省、市、自治區相繼成立了檢查組,對其所屬的100多個分支機構實施全麵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發現,集資款項流失十分嚴重。集資額高達2億多元的北京市,銀行凍結賬戶時,發現資金不足3000萬元。隻有不到集資款的1/7!

長城公司帳務混亂不堪,賬目無中生有,款項也來曆不明,還有不勝計數的假發票,白條子等,清查人員陷入困境之中,畢竟沈太福不是等閑之輩,但清查人員並沒有絲毫氣餒。檢查組的同誌們此時隻有一個念頭:流失的資金務必一筆一筆地追回來,投資者損失的錢款能挽回一分是一分。

為了讓投資者減少損失,盡早把案情查個水落石出,參加清查工作的同誌夜以繼日地工作,查賬目、翻單據、看檔,談話、外調、協商,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耽誤了多少次用餐。滿滿5個保險櫃的賬目,他們一張一張地核對、審查;為了查清每筆資金的來龍去脈,不放過每一份合同,人累瘦了,眼睛熬紅了,終於逐步摸清了絕大部分資金的去向……

兩個多月夜以繼日的審查,艱苦卓絕,複雜多變,但執法人員克服了種種艱辛,工作進展順利,沈太福演繹的罪惡行徑基本確認。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停止長城公司的非法集資活動,及時凍結了該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的存款賬戶,製止了沈太福繼續欺騙更多集資者上當,堵住了沈太福肆意揮霍民財的閘門,使投資者的利益避免蒙受更大的損失。作為罪魁禍首的沈太福已被司法部門依法逮捕,他的所有違法犯罪行為正進一步審查。他必將受到人民的審判,得到應有的懲罰。而與此案相關的其他一些問題,有關部門也在查處後進行了處理。

點評:“長城風波”發生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它反映出的問題是多方麵的,讓我們警惕,令我們深思。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立初期,這就給詐騙者以可乘之機。他們魔術般地把手伸進老百姓的口袋,將眾人的血汗錢據為己有。沈太福一案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它從反麵提醒我們,必須盡快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創造良好的環境,絕不能讓類似的事件重演!

震驚中國的“金中富”

導讀:僅僅一年多,“金中富”就早早夭折,但它所留給後人深思的餘地卻是長遠的……

韓建中,男,1947年12月生,1968年下鄉插隊,1970年入伍,1987年轉業,原江蘇省計經委工業貿易中心(後更名為江蘇展覽館)拆遷辦公室主任。1992年初,他被借用至南京市外商投資谘詢服務公司(國有企業),參加南京金中富公司籌建工作,同年7月,正式調入金中富公司工作。也正是韓建中非同尋常的家庭背景,港台詐騙分子“軟磨硬施”,拉他“下水”,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歧路。

1992年下半年,經南京友好旅行社海外部經理隋小寧的引見和介紹,韓建中結識了自稱是北京某機關派遣赴港工作、後移居香港的鄧子浩。鄧子浩看中韓建中在江蘇的社會背景,有意與之合作。但鄧子浩非巨賈豪富,而韓建中也財務和有限。這時,鄧子浩想起了一個朋友——香港安家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莫偉儒。莫偉儒曾有意向大陸投資,介紹莫偉儒和韓建中合作,資金不就有著落了?

韓建中這一頭,經多方聯係,找到了南京市對外開放辦公室。當時,南京市開放辦正想方設法引進外資,擴大開放,興辦實體,因此,對韓建中的倡議熱情有加。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南京市開放辦決定由下屬的外商投資谘詢公司總經理趙納宇出麵,具體接哈有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