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戰爭”說起來是三年,真正稱得上是戰爭的時間也隻有六個月,中國軍隊在韓蒼烈的率領下就完成了對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四國的軍事打擊,除日本外其他三國的海軍全軍覆沒,日本號稱可以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相抗衡的“東亞艦隊”覆滅之後剩餘的海上反抗力量,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無疑是隔靴搔癢。歐美等國自然不能眼看著亞洲的反華勢力被消滅幹淨,於是紛紛換了一副呼籲和平的嘴臉站了出來,充當調停的角色,經過兩年半的協商終於達成了共識,日本除歸還釣魚島以及周邊島嶼之外,還要連同其他三國支付四十五萬三千七百億美金的戰爭賠款,相當於中國2060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倍,分十年付清,日本承擔了賠款總額的七成。2055年的時候人民幣已經增值到三點多元合一美元,而美國2060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也隻有二十萬億美元。
這筆戰爭賠款無疑是巨額的。簽訂這項賠款之後這四國的經濟立時一片蕭條,尤其是日本這個當時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在宣布戰敗簽訂賠款協議之後,國內的經濟體係幾乎崩潰,許多世界知名企業巨頭紛紛宣布破產,尤其是在重工業領域更是哀聲一片,隻有像三菱重工、川崎重工這樣的巨頭在日本政府的保護扶植之下才得以苟延殘喘。不過不得不說日本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戰後又是在英美的支持下,畢竟有著良好的科技基礎,經濟開始迅速複蘇,隻用了八年的時間又躋身世界經濟大國前十的行列,至少從表麵上看是這樣的。
說完日本就不得不說一說印度了,一直以來印度這個國家都是夜郎自大,鼓吹**********,五十年來中印邊境摩擦不斷,屢有流血事件發生。可是這次印度居然一反常態,出人意料的沒有卷入這場戰爭,可能是他們的領導人已經被急劇膨脹的人口弄昏了頭腦,2030年印度就取代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到了2065年人口更是已經達到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15億,這還要得益與印度即使的仿效早期的中國,強製執行計劃生育,否則人口早已經突破20億大關了。相比而言,由於中國堅持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經過五十年的時間人口已經由二十一世紀處的13億回落到了2065年人口普查的10億,同時由於中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到了2060年已經毫無疑問的成為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亞洲戰爭”這三年世界其他地方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已經屹立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跨國集團紛紛宣布破產或被吞並,被新生集團所取代。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三年中科技終於有所突破,在能源領域雖然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但是研究出了更高效的使用裝置,使得石油的利用效率翻了四倍。另外就是生物科技領域也有數項突破。總之在這三年中全世界的上層社會的變化用“翻天覆地”這四個字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冥冥之中,似乎預示著什麼,一隻無形的力量推動了命運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