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重新燃起的鬥誌,“三劍客”經過數年的球場拚搏,迎來了一場無比重要的比賽。他們的對手是外市的一支強隊,也是一支後起之秀,球迷們戲稱老趙他們是球場“三劍客”,而這支球隊也擁有“三駕馬車。”
但真正的“三駕馬車”稱號,其實指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足球強國聯邦德國隊的三員悍將,有著“金色轟炸機”美稱,外表酷俊,金發飄飄,速度與力量完美結合的德國強力前鋒克林斯曼;有著“中場發動機”之稱,獲得“歐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雙重榮譽,為德國國家隊效力十數年,取得豐碩戰果的中場大將馬特烏斯;有著“鋼鐵坦克車”稱號,擁有全麵的防守技術和技巧,球風硬朗,選位意識一流的德國後防鐵閘布雷默。這三人並肩作戰,所向無敵,被譽為足球場上的“三駕馬車”,正是他們和德國隊友們的頑強拚搏,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戰勝了由球王馬拉多納領銜的阿根廷國家隊,讓德國隊第三次捧起了世界杯冠軍獎杯。
老趙的這個對手就擁有類似於德國“三駕馬車”類型的球員,隻是對手要比他們年輕,更有衝勁和活力。本場比賽,也被球迷們戲稱為“最鋒利的矛”與“最堅固的盾”之間的“矛盾之爭”。但那場球中被球迷戲稱為“三劍客”的他們完敗給被戲稱為“三駕馬車”的年輕對手,老趙的球隊被淘汰出局,“最鋒利的矛”不但沒戳穿“最堅固的盾”,反而是震傷了自己。
賽後,老趙才知道,原來易冰和呂建華也有同他類似的想法,他們賽前就背負了無比沉重的思想包袱,導致在比賽中發揮不佳,最終球隊失利。而他們的身體狀況也說明他們已不再是多年前那樣的激情燃燒,熱血沸騰,生龍活虎,健步如飛的足球青年了。
易冰在那次比賽中受了傷,從此,他毅然選擇了退役,傷好後,老實的他去了國企,當起了車間工人。呂建軍頭腦聰明,退役後,他緊跟時代潮流,下海經商,並成為了公司老總。隻有老趙依然舍不得離開足球,他來到了現在這所大學,當起了校隊足球主教練。他覺得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就在這些熱愛足球且願意從事足球運動的青年人身上,他認為中國足球迫切需要的是所有足球界人士的務實精神,在務實精神的感召下去有效作為。
“趙教練,你故事裏的易冰和呂建華是否與小易和呂誌勇有什麼關係?” 馮婷問道。
“嗬嗬!你問對了。”老趙笑了笑,“易冰就是小易的父親,呂誌勇是呂建華的兒子。”
“原來是這樣”,馮婷睜大了眼睛,“那你以前就認識小易和呂誌勇嗎?”
“小易是我看著長大的孩子,後來他來到了這所大學。”老趙喝了一口茶,“至於呂建華是呂誌勇父親的事,我還是從呂小燕口中得知的。”
“那這樣說,真是太巧合了,你們能有緣在這所大學裏相遇。” 馮婷說。
“聽了我給你講的故事,你該明白我為什麼要讓呂誌勇和小易競爭了吧。”老趙笑著說。
“不”,馮婷撓了撓額前的頭發,“既然他們都是你老朋友的兒子,你該事先讓他們都知道,和睦相處才對,可你隻告訴給了呂誌勇。你也清楚,小易是個爭強好勝的人,他比試贏了還好,現在輸了,反而影響了他的情緒。” 馮婷不讚同老趙這樣的方法。
“哈哈!”老趙繼續笑了笑,“正是因為小易在球場上有一股子不服輸的精神,我才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激勵他,我這是激將法。而且,你應該知道小易的口頭禪。”
“哦!我知道,我都聽得耳朵長出繭子了。他的口頭禪是“我是校隊主力前鋒,中國國家隊未來的球星。”
“很巧合,我以前當球員時也有過類似的口頭禪。”老趙突然變得有點嚴肅地說道。
“我明白了。” 馮婷點了點頭,“你是想讓小易明白,理想是要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去實現的。”
“不錯”,老趙表示同意,“除了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外,我還得讓他知道,足球比賽不是永遠都能取得勝利,必須要有敢於麵對失敗的勇氣。作為一個球員,除了要有自信,還要能正視球員之間的競爭,自認為是雷打不動的主力,不虛心向比自己強的人學習,隻有頑固的頭腦沒有務實的精神,到頭來還是注定要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