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封禪(三)(1 / 2)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現存文獻的最早者為《管子·封禪篇》,可惜的是《管子·封禪篇》一書中的《封禪篇》早已亡佚,現存該篇是從《史記·封禪書》中補抄的。

齊桓公既霸,會諸候於蔡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雲雲;顓頊封泰山,禪雲雲;帝嚳封泰山,禪雲雲;堯封泰山禪雲雲,舜封泰山,禪雲雲;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雲雲;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更深一層的意識便是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誌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昔有始皇封禪泰山,漢帝登而望泰山,今有他李治封禪泰山,初獻毫無疑問是落在了李治身上,武則天是亞獻,第三個,也就是季獻,落到了李周身上,之後便是百官的工作了。

下詔立“登封”、“降禪”、“朝”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台”、登封壇為“萬歲台”、降禪壇“景雲台雲雲之類的工作,百官們根據記載所行事,倒是不會害怕搞錯事情了。

所有工作完結之後,回到了宮殿內,事情暫且是告一段落了。

第二天。

同樣的時辰,同樣的地點,他們再次出現在上麵,這一次比上一次要好一些,百官們興致一般,隻需要站在那裏看著李治糊弄,不需要他們做事情,李周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微笑注視著。

武則天肯定是不會站著的,來到了李治身邊,和他一起,在百官麵前秀恩愛,卿卿我我,來表現出他們是多麼恩愛,百官們扭頭看向了其他地方,非禮勿視,非禮勿視,陛下的事情,他們是不會看,也不敢看。

誰看誰死。

“假情假意。”李周嘟囔一聲,眼睛高看,上空已經掛滿了一顆太陽,陽光毒辣,熾烤他們,毒辣的陽光讓他們渾身都冒出了汗水,加上他們穿的衣服很多,正式服裝一大堆,對上了這樣的天氣,陛下傻傻呆在那裏,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走。

百官們開始有些炎熱難耐了,你看看我,我看看我,找出一個人出去說話,可就是沒有人出去,槍打出頭鳥,能夠當官的人,都不是簡單人。

“怎麼還不可以?這都什麼時辰了?”

“哎,陛下和娘娘不熱嗎?這種鬼天氣,他們還有心情卿卿我我,果然是陛下。”

“陛下,你身子弱,就不要逞強了,趕緊走吧!”

“……。”

一大堆心理活動,在百官們心中不斷冒出來,眼神要吃人了,李治他們到底走不走的,他不走,他們不敢動身啊,眼巴巴看著秀恩愛的兩人。

心中不知不覺冒出了一句話:秀恩愛,死得快。

天空掛著明亮的太陽,李周有點承受不住了,目光看向了李治,這裏的人要說誰的身體最弱,那必定是李治了,他的身體,不想說了,好聽一點就是病人,不好聽就是非常廢材。

在李周的矚目之下,李治感受到了一股眩暈,眼睛睜不開,腦海瞬間被一股刺眼的光芒給擊中了,無法呼吸,視線越發模糊,他不甘伸出手,卻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受控製了,眼前隻看到了模糊的影子在動,然後什麼都看不見了。

眩暈過去了。

“陛下。”

“陛下。”

“來人呐。”

“來人呐,陛下暈倒了。”

“太醫,太醫。”

焦急的聲音,頓時充滿了泰山,護衛們匆忙行動,太醫來了,蹲下身子,把脈,十分認真,凝重的神色,看出了他心情多麼複雜,太醫看完之後沒有說話,隻是說了一句不確定,武則天也知道了事情不簡單了,趕緊命令手下帶著李治下山了。

一行人轟轟烈烈上山,然後匆匆忙忙下山。

恍如萬獸下山一樣,引起了暴動,圍觀的百姓們不敢靠近,竊竊私語,李周焦急守候在李治身邊,跟著大部隊回到了宮殿,在宮殿內,來了很多太醫,圍在一起,一個個上來把脈,神色凝重,每個人臉上都沒有了笑容,苦澀而擔憂,最後一個太醫把脈完結之後。

聚集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話語不知不覺從他們身邊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