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把自己脫險經過告訴了夥伴們,大家聽後都說它了不起。螳螂平靜地說:“這算不了什麼,我隻是吸取了螳螂家族在黃雀麵前束手就擒的慘痛教訓而已。我覺得,隻要有勇氣和智慧,就可戰勝強敵!”
詭計點撥
人生是不可預知的,得意忘形的時候,往往潛伏著危機;山重水複的時候,柳暗花明也許就在下一個轉彎。不可預知的人生充滿了挑戰,麵對突如其來的危險,我們可能沒有準備,於是,很多人會不知所措,甚至感到絕望。這時候,冷靜地觀察你所麵對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事物都能夠找到突破口,看似強大的敵人,其心理可能無比的脆弱。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充分地運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找到對手的弱點,才能夠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螳螂在捕蟬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身後的黃雀,陷入了瀕臨死亡的絕境,但是它沒有慌亂,而是利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成語,衍生出了“黃雀抓螳螂,花蛇在後麵”,用黃雀的天敵——花蛇來擾亂黃雀的心緒,把自己的恐懼變成黃雀的恐懼,從而成功脫險。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將希望寄托於別人,必須自己救自己,隻要有勇氣和智慧,就能夠戰勝強敵。
在競爭的環境裏,我們要學會抓住對手的弱點打擊敵人,遇到問題千萬不能慌張,自亂陣腳,給敵人可趁之機。螳螂成功脫險的故事啟示我們:麵對誘惑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乎所以,隻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要保持縝密的頭腦,力求萬無一失。勝利往往不屬於那些本領高超但弱點暴露無遺的人。
死神的計謀——人最致命的弱點就在最看重的事
每個人都有弱點,但由於生存的本能,多數會將自己的弱點,隱藏起來,所以怎樣找到對方的弱點,往往就成了博弈中勝擊的關鍵。事實上,找弱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對方最看得的事。
心理寓言
一位科學家研究出了克隆人技術。有一天,這個科學家得知死神正在尋找他,便利用克隆技術複製出了12個“自己”,想在死神麵前以假亂真,保住性命。
科學家的克隆技術堪稱完美,麵對13個一模一樣的人,死神一時分辨不出哪個才是真正的目標,隻好悻悻離去。
但是沒過多久,對人性的弱點了如指掌的死神,想出了一個識別“獵物”的好辦法。
死神又找到了那13個一模一樣的科學家,對他們說:“先生,您的確是個天才,能夠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複製品,但很不幸,我還是發現你的作品有一處微小的瑕疵。”
話音未落,那個真的科學家暴跳起來,大聲辯解道:“這不可能!我的技術是完美的!哪裏有瑕疵?”
“就是這裏。”死神一把抓住那個說話的人,把他帶走了。
詭計點撥
競爭是需要智慧的,每個人都有致命的弱點,找出對方的致命之處給予有力回擊,是置對方於死地的關鍵點。不過,一般人都善於隱藏自己的弱點,不被對手發現和利用,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旦暴露了自己的弱點,就會失去很多優勢。然而,隻要懂得了心理學詭計,發現他人的弱點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人最終致命的弱點往往就在他最看重的事情上。
科學家是聰明的,他能夠克隆出12個“自己”,但科學家又是驕傲的,他自信認為自己的技術毫無瑕疵,這正是他最在意、最關注的事情,也恰恰是他的弱點。死神抓住了他的弱點,一句話就辨出了真正的科學家,將他帶走。
隱藏自己的弱點,不讓對手抓住把柄,是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愚蠢的農夫——利用他人的弱點為自己辦事
大意、輕信、貪婪是人性難以根除的弱點,在我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要遠離這三大陷阱。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利用他人的這些缺點為自己辦事。
心理寓言
一個農夫進城賣驢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係著一個小鈴鐺。三個小偷看見了,一個小偷說:“我去偷羊,而且不會被農夫發現。”另一個小偷說:“我要從農夫手裏把驢偷走。”第三個小偷說:“這都不難,我能把農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來。”
第一個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鈴鐺解了下來,拴在驢尾巴上,然後把羊牽走了。農夫在拐彎時四處環顧了一下,發現山羊不見了,就開始尋找。
這時第二個小偷走到農夫麵前,問他在找什麼,農夫說他丟了一隻山羊。小偷說:“我見到你的山羊了,剛才有一個人牽著這隻山羊向這片樹林裏走去了,現在去追還能抓住他。”農夫懇求小偷幫他牽著驢,自己去追山羊。第二個小偷趁機把驢牽走了。
農夫從樹林裏回來一看,驢也不見了,就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哭。走著走著,他看見池塘邊坐著一個人,也在哭,於是農夫上前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那人說:“人家讓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裏去,實在太累了,我就在池塘邊坐著休息,睡著了,睡夢中把那口袋推到水裏去了。”農夫問他為什麼不下去把口袋撈上來,那人說:“我怕水,因為我不會遊泳,誰要把這一口袋金子撈上來,我就送他二十錠金子。”
農夫大喜,心想:“正因為別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驢,上帝才賜予我幸福。”於是,他脫下衣服,潛到水裏,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當他從水裏爬上來的時候,發現衣服不見了。原來是第三個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詭計點撥
三個小偷卻沒有過人之處,但他們準確地抓住了農夫的弱點,一環扣一環地誘使農夫進入他們的圈套,可憐的農夫犯了大意、輕信、貪婪的毛病,被騙得一無所有。雖然小偷的行為不可取,但是他們巧用他人弱點的方法卻可以被我們轉用到其他領域。
站在農夫的角度,我們必須時刻警惕,要學會“日三省吾身”,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或者貪婪等弱點給別人可趁之機。而從小偷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學會利用別人的一切缺點。比如,在戰場上,就要學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利用敵人的疏忽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又如,在商場中,我們可以利用對手的貪婪,以退為進,以小利獲大益,讓自己的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