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堅持每個人都能做到,一年的堅持很多人也能做到,但是更長時間的堅持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很多人在九十九步的時候放棄了,因此他們領略不到第一百步的美麗。黑夜每天都會來臨,你堅持著,天終究會亮;冬天的腳步漸漸逼近,你忍耐著,春天還會遠嗎?堅持是對一個人意誌的考驗,等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等過了兩遍雞叫,你還在乎等待最後一遍雞叫嗎?
虛掩的門——成功的門從不上鎖
其實很多時候,虛掩的門隻是一層遮人耳目的煙霧,誰被迷惑了,誰就錯過了前進的機會。隻有大膽地邁出一步,勇於嚐試,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心理寓言
古代波斯(今伊朗)有位國王,想挑選一名官員擔當一個重要的職務。
他把那些智勇雙全的官員全都招集了來,想試試他們之中究竟誰能勝任。
官員們被國王領到一扇大門前,麵對這扇國內最大、來人中誰也沒有見過的大門,國王說:“愛卿們,你們都是既聰明又有力氣的人。現在,你們已經看到,這是我國最大最重的大門,可是一直都沒有打開過。你們之中誰能打開這扇大門,幫我解決這個久久沒能解決的難題?”
不少官員遠遠張望了一下大門,就連連搖頭。有幾位走近大門看了看,又退了回去,沒敢去試著開門。另一些官員也紛紛表示,沒有辦法開門。
這時,有一名官員走到大門下,先仔細觀察了一番,又用手四處探摸,用各種方法試著開門。幾經試探之後,他抓起一根沉重的鐵鏈子,沒怎麼用力拉,大門竟然開了!
原來,這扇看似非常牢固的大門,並沒有真正關上,任何一個人隻要仔細察看,並大膽試一試,比如拉一下看似沉重的鐵鏈,甚至不必費多大力氣推一下大門,都可以打開。如果連摸也不摸、看也不看,自然會感到對這扇貌似堅固無比的龐然大物束手無策了。國王對打開了大門的大臣說:“朝廷那重要的職務,就請你擔任吧!因為你不隻限於你所見到的和聽到的,在別人感到無能為力時,你卻能仔細觀察,並有勇氣冒險試一試。”他又對眾官員說:“其實,對於任何貌似難以解決的問題,都需要開動腦筋仔細觀察,並有膽量冒一下險,大膽地試一試。”
那些沒有勇氣試一試的官員們,一個個都低下了頭。
詭計點撥
麵對困難,我們常常以自己看到的表麵現象來做出判斷,把困難無限地放大,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一旦問題得到解決,我們便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原來這麼簡單,自己為什麼早沒想到?其實困難常常是這樣一扇門,它是虛掩著的,表麵上堅固無比,可以讓意誌薄弱的人放棄追尋,但堅毅者必能發現打開門的方法。貌似強大的對手,都有致命的弱點;再大的困難,也有解決的途徑。
國王把打開大門說得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完成的,官員們信以為真,在沒有嚐試的情況下就認為大門牢不可破,失去了晉升的機會。成功的官員勇於嚐試,他認真地觀察了大門,最終找到了開啟大門的鑰匙——鐵鏈子,虛掩的門就這樣被打開了。機會就像這扇虛掩的門,守在門外消極地觀望,隻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其實,希望之門也是如此,它常常是虛掩的,推開它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關鍵在於你能否克服心中的恐懼,勇敢出擊,找到開啟大門的鑰匙。不要被困難的表象所嚇倒,打開門的鑰匙就在我們自己手中。
狐狸的收獲——失敗並非總是成功之母
失敗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曆的,其實失敗也是一種幸運,關鍵在於你能否及時總結教訓,提高自己,把失敗當做下一次成功的敲門磚。
心理寓言
狐狸聰聰的肚子餓了,它東張西望地尋找獵物,突然發現一隻粗心大意的兔子正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吃草。
聰聰大喜過望。它將肚皮緊貼著草地,躡手躡腳地爬過去,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麵停了下來。它望望兔子,又望望腳下,在心中計算著與兔子的距離。然後,它慢慢弓起身子,憋足勁兒,就像一支離弦的利箭,“嗖”地向兔子撲去。可是,它撲空了。
兔子一溜煙跑沒影兒了,聰聰卻沒有馬上離去。它一次又一次地用腳步丈量著那塊石頭與剛才兔子吃草的地方的距離,一次又一次地從石頭背後向那個地方撲去,直累得渾身大汗淋漓,也不肯休息。
烏鴉看了,覺得十分好笑,在一旁譏笑說:“哇,我的朋友,你是在捕捉空氣嗎?你如果能把空氣捉住,可真是個大發明喲!以後咱們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就捉空氣來填肚子。瞧瞧,這該有多妙啊!”
聰聰認真地說:“烏鴉太太,話可不能這樣說。兔子沒有捉住,能夠找到撲空的原因也是收獲啊!我不能讓這個收獲也跑掉呀!”
詭計點撥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失敗,我們需要加倍努力,更應該及時總結教訓,找到努力的方向。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失敗不加總結,或者將之拋於腦後,或者沉淪在失敗中自怨自艾,無法自拔。隻有發現自己的不足,善於汲取失敗的教訓,並逐漸完善,才能走向成功。得失隻在轉念間,失敗也是一種收獲,通過失敗,你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找到不足,或許在下一次,你就是成功者。
狐狸在丟失了兔子之後,並沒有沮喪,而是把這次失敗當做下一次成功的鋪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下一次遇到兔子的時候,狐狸很可能會捕捉到獵物。如果狐狸在失敗後沒有及時地總結教訓,貿然進行下一次獵食,可能還會空手而回。
遺憾是失敗的附屬品,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遺憾的理由,卻不可讓自己沉溺在遺憾裏。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並不是隻要經曆了失敗就注定要成功,失敗是成功的鑰匙,但這把鑰匙需要你自己打磨、雕琢,並且找到正確的鎖眼。經曆過失敗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認真地總結每一次失敗,積極尋找新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從失敗中走出來,邁向新的成功起點。
柵欄上的釘眼——傷害可以彌補,但不能消除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一時衝動而傷害別人,等我們悔悟的時候想去彌補,卻總是發現它已經像柵欄上的釘眼一樣無法消除。因此,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讓它緊跟理智的步伐,這樣方能廣交朋友,才能成大事。
心理寓言
從前,有個愛亂發火、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他的父親為了使兒子改掉這個壞毛病,決定教育教育他。一天,父親給小男孩一大包釘子,讓他每發一次脾氣,就用錘子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上一顆釘子。第一天,小男孩發了38次脾氣,就在柵欄上釘了38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由於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憤怒,小男孩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他發現控製自己的壞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得多,最後,小男孩終於改變了很多,變得不愛發脾氣了。他把自己的變化和感受告訴了父親。父親建議他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幾個月過去,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
這一天,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小男孩說:“兒子,你按我說的話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小眼,柵欄再也無法恢複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脾氣的時候,你的言語就像釘子一樣,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很難愈合的疤痕。以後不管你怎麼挽救,傷害永遠客觀地存在。你要記住,要想不給別人帶來傷害,唯一的辦法就是控製自己的脾氣,不要輕易向別人發火,學會幫助別人,你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