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了袁譚袁尚、殺了文醜顏良,河北袁家的勢力基本就算滅了。剩下的不過就是太原、薊縣和北平等幾處殘餘。
太原是袁紹的老根據地之一,兵力還是比較雄厚。袁尚死後,其母劉氏為給愛子報仇,與袁紹的外甥高幹合兵十五萬,廣積糧資,據守太原城。
高雲為了盡快結束戰爭,好讓百姓休養生息,決定親領大軍,討伐太原。
薊縣是袁譚的根據地。袁譚死後,袁紹的二兒子,北平太守袁熙,趁機出兵攻占薊縣,將袁譚的兵馬錢糧占為己有。舉兵十萬,在北平薊縣等地豎起反旗,聲稱要為袁紹報仇。
高雲使趙雲為大將,領虎咆令將士北上,討伐袁熙。
袁熙雖然是袁紹的二兒子,但是生性膽小好貪。聽說虎威軍領軍大將是趙雲,嚇的心膽俱廢。
使大將高懷領兵三萬鎮守薊縣,自己率軍縮回土垠,閉門不出。
趙雲聞聽消息,哈哈大笑,對李典等人道:“這袁熙想必是個長不大的娃娃,經不得嚇。我等剛剛起兵,他居然退到後麵去了。有子如此不堪,也是袁紹該當如此”。
李典高順等眾將也都大笑不已,唯獨諸葛瑾麵帶疑慮。對趙雲說道:“督軍,袁熙躲回土垠,有些不妙啊”。
趙雲一愣,問諸葛瑾道:“軍師何出此言?”
諸葛瑾又道:“袁熙遁入土垠,必然是在查看薊縣情形。倘若督軍打破薊縣,袁熙必然遠竄。如若逃入遼東,則誅之難矣!”
趙雲一驚,猛醒道:“然也!多虧軍師提醒!當初大哥分兵五路,圍困冀州,正是為防止袁譚遁入遼東。這袁熙雖不受袁紹器重,然而也是袁紹之子,若讓他逃入遼東,再勾結烏丸,豈不讓大哥之計落空?絕對不可!既然如此,某便先打土垠,再破薊縣!”
諸葛瑾又道:“督軍此計是也,但是土垠地近遼西,與遼東僅一郡之隔。督軍從河間進軍土垠,數百裏之遙。若袁熙得了消息,棄城而逃,如何是好?”
趙雲笑了笑,“這有何妨,袁熙打探消息,最快不過是靠斥候傳報。某隻須比袁熙的斥候快就是了!”
諸葛瑾頓時瞪大了眼睛,“這……如何能夠?彼軍斥候必然盡是輕騎快馬,互相通傳。我軍北上,必須攜帶糧草輜重,行軍如何能比袁熙的斥候更快?督軍若非說笑?”
趙雲擺了擺手,“誒!軍機大事,豈能說笑。以軍師所見,袁熙的斥候,比我麾下八百狼丁如何?”
諸葛瑾一愣,“狼丁勇士皆是督軍親自訓導,驍勇無匹。而所乘坐騎,又都是千裏良駒。若是輕騎而進,自然勝過袁熙斥候許多。但袁熙所部兵馬,數有十萬之餘。督軍麾下狼丁雖勇,亦不能與十萬敵軍爭衡啊!”
趙雲哈哈大笑,“有何不可!?袁熙不過一黃口小兒,麾下烏合之眾,縱有十萬,又何足懼!吾意已決,無須多言!曼成安在!?”
李典催馬向前,拱手道:“末將在!”
“你領本師兵馬,攜旬日糧輜,取道北上,攻取潞縣,截在薊縣與土垠之間,阻擊高懷一軍!”
“得令!”
“孝輔聽令!”
高順應聲上前,“末將在!”
趙雲取一支令箭,遞給高順,說道:“我自領八百狼丁,輕裝倍道而進,取道寧河邊境,奇襲土垠。以防袁熙遠竄。你率本師兵馬,隨後進發,往土垠接應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