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在旁,默然不語,深恨自己武藝不精,抵不住張頜,拖累全軍。
關羽看出周泰自責,便勸慰道:“幼平,你可是因日間之敗不快?”
周泰一聽,跪倒在地,低頭道:“屬下無能,有負督軍器重,致使全軍大敗,請督軍重加責罰!”
關羽離開坐席,走下書案,雙手把周泰扶起來,說道:“幼平此言差矣,我前幾日曾與張頜交手,那張頜確非泛泛之輩。槍法精熟,非常人所能及。便是關某與之廝鬥,亦未必便能取勝。你又何必自責。如今袁紹得勝,士氣正旺,必然圍攻城池。周倉張虜俱各帶傷,城中皆須你我二人調度。此時你切不可因敗生懈啊!”
周泰趕緊點頭,“多謝督軍不責之恩,周泰定當竭盡全力,堅守城牆,為督軍分憂!”
關羽點了點頭,沒再說話。看時候也不早了,便散了軍議,各自休息。
袁紹終於勝了一場,而且還是這樣的大勝,十分歡喜,大舉慶賀。
正在推杯換盞之間,南路快馬來報,“啟稟主公!高雲領虎威軍大隊兵馬北上,已到臨朐。先頭兵馬領軍大將乃是趙雲,領兵馬數萬西進,已近新遝!”
袁紹一盞酒剛端到嘴邊,還沒來得急喝,聽了這個消息,心裏咯噔一下,酒盞不自覺的從手中滑落,掉在地下。
這是袁紹最擔心的事,雖然知道早晚要來,但是真來了,還是覺得太快了。
其實高雲擊退袁術,再整軍北上,到這裏已經兩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袁紹要是聽沮授的,不跟關羽糾纏,一路快速推進,說不定整個青州都打下來了。那樣的話,關羽就隻能主動來攻擊。袁紹就掌握了對戰虎嘯令的主動權,正好可以憑借巨大的兵力優勢滅掉虎嘯令。
但是高雲已經到了,一切都晚了。袁紹趕緊召集手下文武商量對策。
審配第一個說道:“主公,以屬下愚見,高雲必以臨淄為重。他使趙雲領兵西進,必然是來救濟南。而他自己卻領大軍取臨淄。主公可先調一軍增守臨淄,以防高雲;再從此地分一軍取於陵,阻擊趙雲援軍。如今濟南已在掌中,隻須四麵圍打,必可破城。屆時主公便可領全軍東進,與高雲決戰臨淄!”
還沒等袁紹說話,邊上田豐連叫不妥,說道:“主公,屬下以為,沈正南之計不妥。高雲善於用兵,不可以常理度之。臨淄城乃青州治所,城高池闊,易守難攻。高雲久占青州,必然知曉。況且臨淄距離我軍本營三百裏以外,如若高雲不取臨淄,而取樂安,則可將臨淄孤立在外。
但主公若再分軍駐守樂安,則兵力過於分散,恐被高雲一一擊破。故此,屬下之意,不如速棄臨淄,調顏良將軍領兵屯紮樂安。如此一來,假使取下濟南,便可包莒縣、濟南、樂安、鄒平四地而固守。此四城距離切近,可互相應援,便於發揮我軍兵力之優勢。即便取不下濟南,亦可退守莒縣,連接三城,為品字形布防。勝,可長驅而進;敗,可全身而退。請主公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