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9:張遼兄弟我護著(1 / 2)

張遼心裏很清楚,既然說不動皇甫嵩,那隻有盡快擊退皇甫嵩這一個辦法了,如果拖延太久,等後兩路追兵殺到,那後果不堪設想。

打定了主意,張遼抖擻精神,催馬舞刀,直取皇甫嵩。皇甫嵩手下十幾員戰將見張遼奮勇殺來,一齊往前將張遼困在核心,十幾般兵刃一齊向張遼發難。

張遼以一敵眾,毫無懼意,施展獅子吞頭刀,大開大合,刀光四乍,十合之內,斬敵將六員。

其餘敵將見張遼勇武,心生懼意,各自撥馬後退。

張遼得這個間隙,殺出圍困,撥馬直取皇甫嵩。

皇甫嵩見張遼殺來,自知不能退後,隻好提槍躍馬,迎擊張遼。

張遼見皇甫嵩迎來,心道一聲:“來得好!”,舉起獅子吞頭刀,衝皇甫嵩當頭劈下。

那刀勢攜風帶雨,嗚嗚有聲。皇甫嵩不敢硬接,急忙閃身躲避。

張遼刀鋒擦著皇甫嵩肩頭劃過,驚出皇甫嵩一身冷汗。汲汲皇皇中點出一槍,襲向張遼前心。

張遼見皇甫嵩槍法已亂,稍一側身,讓過槍尖,反手一刀削向皇甫嵩手腕。

皇甫嵩急忙撤槍,仍是稍慢,被張遼刀鋒掃過手背,頓時皮肉外翻,血流如注。

皇甫嵩情知不敵,忍痛撥馬遁入陣內。

張遼哪裏肯舍,催動胯下馬,湧身殺入敵陣,左右搜尋,卻不見皇甫嵩蹤影。

眾許昌兵馬都見張遼勇武,所到之處紛紛躲避,無人敢擋。張遼索性調轉馬頭,在敵陣中往來衝突,獅子吞頭刀橫劈豎砍,所到之處但見衣架平過,血如泉噴。

張遼手下副將見張遼已經殺破敵軍陣勢,急忙將令旗揮動,眾荊州兵馬一齊向前,殺入皇甫嵩軍陣。

皇甫嵩兵馬雖眾,但領軍主將都被張遼殺散,軍中沒有主持,陣型大亂。加上張遼神勇,在敵軍中橫衝直撞,無人能阻,戰力大減。

兩軍混戰約有半個時辰,許昌兵馬漸顯潰勢。

張遼見狀愈發奮勇,領百餘名心腹勇士,在敵軍陣中大開殺戒,由東西方向來回縱橫,四次殺透敵軍全陣。

許昌兵馬終於抵擋不住,漸漸往北潰退。

張遼知道此時不可戀戰,正要約束兵馬往東,就聽身後傳來陣陣轟鳴,緊跟著人喊馬嘶之聲大起。

張遼心下一驚,急忙轉身觀望,之間百米之外塵土飛揚,兩票兵馬飛奔殺到。

皇甫嵩兵馬見援軍來到,頓時軍心大振,翻身殺回,再度與張遼所部兵馬混戰一處。

張遼見此勢已無可解,揮刀怒吼道:“生有何歡!死有何懼!眾將願以死報國者!便隨我向前!”

張遼怒罷,揮刀躍馬,直迎身後追兵。那百餘勇士無一後退,緊隨張遼,呐喊向前。

董卓軍主將牛輔見張遼率百騎殺來,急忙約會眾將,一齊出戰,郭汜、華雄、牛輔、楊奉四人合力將張遼困在核心。

張遼以一敵四,毫無懼色,一杆獅子吞頭刀施展開來,如車輪翻滾,風雨不透,與四將惡戰百餘合,毫無敗勢。

牛輔見張遼勇武,久戰不下,將手中長槍往後一招,身後陣中又湧出兩員小將,一喚於廉、一喚蔣坤,二人撥馬殺入戰圈,與原先四人一起,合戰張遼。

此時的張遼已經持續惡戰了三個多時辰,就算是鐵人都該累了,跟何況張遼還一天沒有進食。又與六人鬥了四十餘個回合,漸漸氣力不佳,手中長刀也逐漸變緩。

此時那跟隨張遼的百餘名心腹勇士也早已被董卓軍殺盡,張遼心中更添一份黯然,默道:“我張遼今日死於此地矣!”。

牛輔等六人見張遼力疲,更加緊逼,六般兵刃齊頭並進,分襲張遼上中下三路。張遼奮盡全力架隔攔擋,堪堪將六人招式化解,被逼的險象環生。

正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從南北山坳之中各殺出一將,飛馬如風,直衝戰圈。

其中一將白袍銀鎧,白馬銀槍,自南側山坳中衝出,如一道白光掠地,轉眼殺入戰圈,抬手一槍,便將於廉刺於馬下。

另一將金盔金甲,飛跨烏騅馬,倒提蛇矛槍,由北側殺來,似一團黑雲壓頂,殺入戰圍舉矛便砸。郭汜、華雄、蔣坤三人見蛇矛來勢凶猛,齊齊舉兵刃攔擋,就聽“嘭!”的一聲,郭汜、華雄二人被震退數步,蔣坤受不住那蛇矛千鈞之重,一口鮮血噴出,翻身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