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敗皇甫名聲大鵲(1 / 2)

關羽一合斬了成橋,抖擻神威,拍馬舞刀直取皇甫嵩。皇甫嵩懼怕關羽驍勇,不敢應戰,撥馬退入陣內。

周倉在軍前略陣,看見關羽大勝,衝動敵軍陣腳,急忙舞動令旗,揮軍向前掩殺。五千銳騎營勇士各自奮勇,殺向官軍本陣。

皇甫嵩退到陣中,心神方定,剛要傳令迎敵,就聽虎威軍陣內一聲炮響,左右兩側山坳裏殺出兩票彪軍。

左一路領軍大將高順,率五千飛弩營兵馬,奇襲官軍右翼;右一路領軍大將廖化,率督運營五千兵馬,突擊官軍左翼。

三路大軍奮勇爭先,殺聲震地,如波翻浪湧一般,席卷而至。

皇甫嵩見有埋伏,心下大驚,情知中計,大喝道:“速退!”

所謂兵敗如山倒,數萬官兵頓時潰不成軍,蜂擁而逃。

關羽、高順、廖化三路兵馬自後掩殺,追出五裏以外,方才鳴金收兵,剿殺降服者不計其數。

皇甫嵩一路敗逃十餘裏,方才收住兵馬,正要稍作喘息,猛然望見大後方濃煙滾滾,皇甫嵩頓時大驚失色,險些掉下馬來。

後軍是隨軍的糧草輜重,皇甫嵩哪能不急,剛要派人前去打探,就見一隊敗逃的押糧兵馬遠遠跑來。

皇甫嵩一看這些敗兵,個個都是灰頭土臉,滿身的敗相,心裏頓時涼了半截,急忙問道:“後軍究竟出了何事!?”

那幾個小卒噗通跪倒,哭道:“啟稟將軍,後軍遭遇埋伏,糧草被燒,我等死命突出,來報將軍知道”。

“什麼!!?”皇甫嵩驚的瞠目結舌,坐在馬上說不出話來。

原來關羽探知皇甫嵩領軍往東之後,就已經料定了官軍的行軍路線,所以早就讓李典在外圍埋伏,趁皇甫嵩前軍跟自己交戰的時候,李典便突襲了皇甫嵩的糧草輜重。

皇甫嵩聽了敗軍回報,心急如焚,急忙領前隊兵馬趕回後軍。此時李典兵馬早已經撤離,皇甫嵩看著眼前的景象,半晌無語。糧草輜重大半被燒、後軍兵馬折損大半、三員領軍大將兩死一傷。

皇甫嵩呆了半晌,搖頭歎息,黯然的說了倆字,“撤軍”。眾官軍將領沒有一個說話的,默不作聲的跟著皇甫嵩,垂頭喪氣的往安平撤退。

一路上皇甫嵩歎息不止,自己本來還打算跟高雲一決高下呢。結果連高雲的人影都沒見著,就被關羽一戰殺的大敗虧輸,這個結果實在讓他難以接受。想想自己戎馬半生,經曆大小戰陣無數,如今卻敗在“虎威軍”一員上將手裏,不禁讓皇甫嵩黯然傷神。想起臨行前盧植勸阻自己的那封書信,皇甫嵩仰天長歎,默道:“悔不聽盧子幹之言,以至今日之敗,‘虎威軍’不可敵也……”。

也難怪皇甫嵩覺得抬不起頭來,因為這時候關羽還名不見經傳,而皇甫嵩卻是名聲赫赫的人物,這反差實在太大。要是皇甫嵩知道關二爺後來的聲望,那就不會覺得丟臉了,因為敗給武聖關雲長實在沒有什麼丟人的。

關羽彙合了李典,知道皇甫嵩糧草盡失,已經無法再戰,也就收兵回城,並不去追趕,隻等候高雲大軍到來。

高雲這時候兒還在渤海沒動呢,直到收到了關羽送來的戰報,才傳令開拔。

“虎威軍”眾文武聽了這個消息,全都驚的目瞪口呆,仿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連趙雲都驚訝不已,忍不住問高雲道:“大哥真天神也!大哥究竟是如何算定皇甫嵩會往厭次截擊我軍?又是何時讓二哥出兵破敵的?小弟實在想不明白,望大哥告知”。

眾文武也都早憋得不行了,聽到趙雲開口,全都一齊跟著追問。

高雲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非仙非聖,又豈能料到那皇甫嵩會有此一著啊?然而為將之道,未曾出兵,便應先思退路。我大軍衝州撞府,千裏奔襲,朝中必然震動,難保不會有人領兵攔截,豈能不早作防範啊?厭次乃我軍回程所必經之路,如若被截,其害不淺。故而我自離北海之時,便暗中差人告知雲長,叫他領兵屯紮東莞,善保我軍退路。雲長乃智勇足備之將,必知厭次乃咽喉之地。皇甫嵩取道平原,雲長豈能不防,必於暗中排兵,出其不意而擊之。雲長乃世之虎將,皇甫嵩雖負盛名,卻絕非雲長敵手。故而我才按兵不動,實乃坐觀雲長成功也。有雲長在彼,我等自然高枕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