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長槍老將鼓戰歌(1 / 2)

長史屬於郡國的屬官,位僅次於郡丞,與郡丞俸祿相同,都是六百石。高雲就任下邳太守後精簡屬官,其中俸兩千石的國相一職去掉了。由郡丞代其職,所以孫斌是任郡丞佩相印。

高雲封趙宇為長史,這可以說是十分的器重了,這也是趙宇沒想到的,心裏對高雲極為感恩。

封罷趙宇,高雲又對趙嬰說道:“下邳城北三十裏許有一山,名叫‘佃山’,山上有一夥賊寇,為首者名叫圖安,手下有一領兵大將,名叫多裏紮,擁眾有兩千餘人。前任太守數次進剿均無功而返。本公意欲進軍剿除,無奈軍中戰將都已領兵外出,無人可遣。我初來此處之時,便聽郡內舊吏說鳩山趙嬰驍勇善戰,鐵脊長槍人莫能近,今欲使足下領兵討伐‘佃山’,須用多少人馬可以成功?”

趙嬰一聽這話,知道高雲是讓他先立戰功,然後才好量才委用,趕緊一抱拳,說道:“回稟主公,五百人馬足矣!”

“本公知元殊驍勇,然‘佃山’賊眾兩千有餘,那圖安、多裏紮也是慣戰之將,不可輕敵啊”。

趙嬰生怕高雲信不過他,趕緊說道:“願立軍令狀,如若不勝,便請主公納下趙嬰之首!”

高雲略一思量,說道:“既是元殊成竹在胸,本公便依你之意,命你帶鳩山原寨五百人馬前往征討。無須立軍令狀,能勝則勝,如不能勝也不必勉強,性命要緊。你且下去準備,明日一早便行”。

趙嬰建功心切,生怕高雲不讓他去,說道:“主公,今日午時未到,屬下請即刻出兵,天黑之前,便可奏凱還營!”

高雲知道趙嬰立功心切,手下有這份鬥誌是好事,高雲也就不再阻攔,說道:“如此也好,元殊切記小心在意,不可輕敵。本公在此等你凱旋而歸”。

“得令!末將拜別主公!”趙嬰鬥誌滿滿,拜辭而去。

高雲又對身邊傳令兵道:“你速去‘督運營’,叫牛雄、馬誌二位將軍前來聽調”。

“是!”傳令兵跑步下堂而去。

不多時,牛雄、馬誌一齊來到,向高雲行禮:“末將拜見主公!”

“不必多禮”,高雲一擺手,讓二人起來,又說道:“方才老將趙嬰隻領五百人馬前去剿滅‘佃山’賊寇,本公恐他輕敵有失。你二人速引一千人馬,前去接應。如趙嬰得勝,你二人不必出戰;如其戰敗,你二人可急出救援”。

“得令!”牛雄、馬誌接令下堂,自領兵馬去接應趙嬰。

趙宇站起身來,向高雲拱手謝道:“主公如此周全,屬下代叔父拜謝主公厚恩”。

高雲一笑,說道:“文奎不必如此多禮,‘虎威軍’每一個人在我高雲眼裏都很重要,本公自然要盡力周全。你叔侄雖然剛剛加入,但在我心裏絕沒有遠近之分,‘虎威軍’全體上下親如一家,你叔侄今後也不必太過拘謹。如今還有一件事要你去辦”。

趙宇忙應道:“但憑主公吩咐”。

“嗬嗬,我剛說過,‘虎威軍’上下親如一家,你不必如此拘謹,坐下說話”。

“這……屬下遵命”,趙宇顯然沒有這樣的習慣,在這個等級森嚴的時代,恐怕要融入‘虎威軍’這樣舒適的生活也要適應一段時間。

“恩,這就對了”,高雲搖頭一笑,又說道:“除卻‘佃山’一處,下邳轄內尚有大小六處草寇,‘梓條山’離我最近,其賊眾又多,本公意先定此處,以震懾其餘各處賊心,或能使其不戰而降。你即書寫招安文狀,使人送往‘梓條山’去,看其行動如何”。

趙宇聽說高雲要招安‘梓條山’賊寇,麵露難色,說道:“主公,屬下鬥膽,以為主公此舉不妥”。

“噢!?如何不妥?文奎但講無妨”。

“是,據屬下所知‘梓條山’賊魁卞福、馬原、何大昆皆是罪大惡極之人,其手下眾寇也都是殘暴之徒,多年來欺壓百姓、濫殺無辜,民怨極大。屬下以為若將其收入我軍,恐汙我軍聲譽,亦或失卻此處民望,請主公三思”。

“嗯,說的很對”,高雲笑著點點頭,又道:“所以我讓你先寫招安文狀給他們啊”。

“這……”,趙宇滿臉迷茫,不解道:“屬下愚鈍,祈主公明示”。

“嗬嗬,你細想一下,如何能讓其餘各處賊寇不戰而降?”

趙宇略一思索,回道:“當樹我軍之威,使其各自恐懼,自然不戰而降”。

“對!正是如此,所以我讓你去辦這件事,第一,你的招安文狀要讓那卞福看後不但不會歸降,反而暴跳如雷,最好是四處叫囂,誓與我軍為敵;第二,你要散出消息,讓其餘各處賊寇皆知我軍下書招安‘梓條山’之事。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