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這一艘樓船大概能載多少人?”師兄並沒有回應,而是轉頭低聲詢問半夏。
“滿載的話,三千人吧,不過看他的戰陣分布來說,應該在兩千人左右。”
我咽了下口水,兩千人,四艘樓船,將近上萬人。
如果他們現在知道我們這二百人實際是來給孫堅開棺的,我覺得屍骨能不能留存下來都是個問題。
而師兄問人數大概也是在估摸著上去樓船的危險性有多少,看看能不能打入敵人內部。
現在,一艘樓船的兵力就是我們十倍,四艘樓船,完全不用想,還是盡快離開的好。
“不了不了,我們還有貨物急需運回去,改日再去拜訪。”師兄推脫道。
“那我就不強人所難了,改日再見。”陸遜道。
孫朗更是一番感謝,一定要我們以後到建業拜訪他。
也不知道他如果知道我們是去盜他父親的墓是什麼心情。
思緒間,我突然想到了那個吳兵的同夥,隻要他現在站出來指認我們,就算陸遜一時不能完全相信,也絕對不會放任我們隨意離開。
瞬間我的冷汗就出來了,隻覺脊背沁涼。
事後問師兄,他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急著離開,不等陸遜再言語,師兄抱拳道:“告辭,後會有期。”
眾人幾乎是拚盡了全力劃槳,想盡快離開吳軍的視野,幸得吳軍並沒有追來。
“北上,那邊是句容,與他們所去的秦淮河是分叉路。”半夏給我們指著路線。
當然,我們並沒有走遠,畢竟還得走秦淮河去建業。
所以船一進秦淮河我們立時找了岸邊的樹林把船藏好,而後找高些的山丘爬上去觀察吳軍的動向。
吳軍停了一會,應該是在等那些上岸的吳兵回來。
雖然赤山湖極寬廣,但有四艘樓船領頭,還是極其顯眼的,當然,也是極有威勢的。
樓船後麵跟著十幾個黑點,想來應該是運送孫堅棺木的船隻。
大概是做賊心虛,我老覺得他們注意著我們這邊的方向。
所以直到看著樓船消失在天際,我們才把船拖出來開始準備上路。
赤山湖過後是秦淮河,能容納樓船的存在,所以對於我們的行船毫無影響,不必像破崗瀆那麼費力。
而且我們的航向是順流,為了防止追上吳軍,連槳都不用,就這麼任其漂著,偶爾用槳撥正船的方向。
江寧,方山棣。
秦淮河和淮水的交界處。
有河直通建業,路程不足一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