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那些花兒——兒童發展發育障礙(2)(3 / 3)

G還在讀小學,在五年級以前,她是典型的“優等生”,在班裏考試一直都是第一名,老師誇她聽話、努力,父母盼著她將來有很好的前途,她耳邊聽到的都是些表揚和讚許的話。但到了五年級,她的成績忽然下滑,一次考試成績從第一名變成了後幾名。那天她知道了成績回家後就躺在床上蒙著被子,不肯起來。第二天也沒有去上學,還對父母說,現在想到學校有種想死的感覺,不想讀書了。後來在父母的勸說下,G終於返回了學校,不過開始沉默寡言,一反常態,不僅情緒十分低落,而且好像對任何事情都不再感興趣,老師和家長都很擔心她。一個月後,她的成績還是沒有什麼起色,她的老師有一次還在課堂上當眾批評了她,讓她不能接受,非常難過。更可怕的是,她居然偷偷吃了很多奶奶的安眠藥,試圖自殺。幸好父母及時發現將她送去醫院,經過搶救她活了下來。

在她身體康複以後,她的父母帶她去見了心理醫生。G被診斷為兒童抑鬱症。我們總以為孩子們都是無憂無慮的,壓力下的抑鬱是成人的專屬,殊不知孩子的階段也有他們自己承受不了的壓力和負麵的事件,比如學業上的壓力、和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人際關係問題等等。而且隨著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普遍在心理上發展很快,也就是比較早熟。這些都使他們更加敏感,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兒童期的抑鬱症。至於關於抑鬱症的產生原因和可以提供的相關幫助,我們在專門的章節都有提及,這裏就不多加贅述了。隻是想要提醒各位,對於兒童抑鬱症來講,我們平日裏口中的好學生往往是這類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群。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表揚中,自尊心更強,而一旦受到打擊後所產生的預期和結果的落差也更大,更容易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當然,由於學習所產生的抑鬱症狀也隻是兒童抑鬱症病發的其中一種原因。這裏隻是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便學業再重要,也請家長朋友們不要隻關注孩子們的這一個方麵,更不能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這一點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怕也真是不易。我的身邊,時常有家長抱怨,他們都懂得要讓孩子全麵發展,可是,升學的壓力、同伴的競爭就擺在眼前,讓他們忍不住去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能說什麼呢?教育永遠都不僅僅是家庭和學校的問題。為了這個,和學習有關的那點事兒就先說到這裏吧。

下麵先來想象一個看電影的場景。如果你在電影院看電影,當主人公之間進行對話的時候,你的眼睛會看哪裏呢?是演員的眼睛,或者是臉,還是看他們的衣服或者幹脆是周圍的環境呢?通常來說,我們這個時候不會過多地關注一些沒有社會意義的細節,比如服裝和背景,而主要是一些有社會意義的方麵,比如眼睛,因為我們要從那裏知道更多的主人公想表達和交流的信息。當然,碰上阿凡達這樣的電影,我們對潘多拉星球上的景物還是會關注的,隻不過,你看景物的時間應該是比看人物麵部的時間少。這是我們正常人的一般表現,不過,對於自閉症的患者來說,情況可能正好相反,他們不願意去關注有社會意義的信息,而更關注一切靜態的沒有社會意義的信息。這種心理障礙在兒童中比較常見,在一些發達國家的研究數據中,每10000個兒童裏就會出現4~5名兒童自閉症的患者。下麵我們會對它進行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