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男,今年二十九,身高172cm,是麥市九頭鳥學院的物理學助教。
此刻,他正趕往教室,下午的第二節課由他主講。
助教這個職位,不輕不重,體麵,卻又談不上高大上,碩士研究生學曆的他,配這個職位,也隻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
踏著上課鈴聲走進教室,是一種技術性的尺度,太早或者太晚,對於一個帶課老師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
鈴聲剛消,吳昕也是剛好站到講台上麵。
“同學們,現在開始上課。”
“起立!”
“老師好!”
吳昕點點頭,“請坐。”
“這節課,我們開始講第八章,電磁感應。”
“有關電磁感應,同學們在高中時期應當也學過,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多少,有哪個同學能帶著大家回憶一下?”
下麵有多人舉手,吳昕便點了第一個舉手的那名同學。
教學,就是如此,日複一日。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
轉眼,一節課的時間過去。
“好,現在下課。”
說完,吳昕拿著教案走出教室。
“吳老師,等一下。”
吳昕聞言回頭,隻見一名男同學拿個本子小跑步過來。
“吳老師,我這裏有個問題。”男同學說著,遞上本子。
吳昕對這個男同學有點印象,大一新生,知道他叫何琦聲,對前沿物理有著不小的興趣,偶爾會拿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來問他。
接過本子,在何琦聲的指引下看到那一行字:“電跟磁是如何互生的呢?”
聽到這麼個問題,吳昕眉頭頓時擰成了一股麻繩兒。
他揚頭看了下天花板,轉而看向眼前的男學生,微笑道:
“這個問題,我想,或者愛因斯坦二號是知道的。”
說完,吳昕拍拍他的肩膀,走出教室。
像何琦聲這種學生,每年都有那麼幾個,但沒有誰能真的蹦躂出來,為物理學的裏程添磚加瓦,他們大多數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不了了之,成為為生活,為自己奔波的一員。
“自從20世紀初期,物理學出現的一係列大家,尤其是愛因斯坦,至此,毫無疑問,這近兩百年來,它已經變成最具魅力的學科,總能吸引住學生中智商最高的一群家夥。”
“誰說不是呢?”否則,當初,吳昕他也不會選擇學習物理。
現在的他,卻變成一個典型的學術宅男,盡管他並不宅。
“智商好點,情商卻跟不上,無語……”
自從量子理論之後,物理學再無重大突破。倒是網絡信息技術卻是高速發展,信息傳遞與處理成了最不是問題的問題。
離開教室,回到學校分配給他的助教宿舍,單間。
單間,是學生無法享受的待遇。在這裏,時刻享受著一種別樣的優越感。
吳昕哼著小曲,洗米煮飯,再從冰箱裏拿出昨天買的西紅柿,一片片切碎,打上兩個土雞蛋。
“嘿,西紅柿炒雞蛋,嘿嘿,西紅柿切成片,嘿,西紅柿炒雞蛋,嘿嘿,雞蛋要拌清,嘿哎嘿,我吃西紅柿炒雞蛋心情好,心情好呀,天天吃西紅柿炒雞蛋……”
很快,飯做好,擺上折疊小桌,拿出碗筷,盛飯。
小折疊桌上,一碗白米飯,一盤西紅柿炒雞蛋,一瓶辣椒醬,這便是吳昕今天的晚飯。
吃完晚飯,便出門。
吳昕的目的,與往常沒有什麼不同,到學校操場散步。
一個人久了,呆在房間裏會有一種莫名的孤獨感,這也是吳昕偶爾出去散步的原因。之前讀書的時候,他很少出來,哪怕一個人呆在房間裏玩電腦。這裏說的“很少”,基本等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