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長得很像我同事(2 / 2)

王總將一個密密麻麻的表格推到蔡小白麵前,“給你5分鍾,講出你從這個表格裏麵看出了什麼。”

蔡小白看到這是一個銷售報表,裏麵各商品的銷售額、毛利率、毛利額等一應俱全。一個完全陌生的表格,一堆並不了解到商品,隻有5分鍾。蔡小白感覺這哪裏是麵試,分明是酷刑。心裏想著,眼睛可不敢怠慢。小白一行行地察看數據,並在白紙上簡單地記錄下她認為重要的內容。忽然,小白停下來。前三個商品都是千萬銷售額,毛利率範圍在8%—15%,第四個商品銷售額為百萬,毛利率卻僅僅為2%,再往下看更不對了,毛利率的金額比銷售額乘毛利率的金額整整大了10倍。蔡小白滿頭霧水,“這個表格難道是錯誤的,就是為了考驗應聘者做出來的?”。

“時間到了,說說你看出了什麼。”

蔡小白還在糾結要不要提出報表的問題,還是自己道行尚淺將報表理解錯誤。

“難道你看了五分鍾,什麼都沒看出來?”

“對於報表我沒有什麼經驗。”蔡小白困難地開口,“不過,我感覺有二處不是很明白。第一處是第四個商品的銷售額較報表中其它九個商品都低了十倍,而毛利率卻又是最低的。這不合理,除非是新品正在低價搶占市場,但這也說不過去。新品搶占市場往往推廣費用很高,但毛利率未必如此低。而且從毛利額上看,很有可能是銷售額錯誤或者毛利率數據錯誤。”蔡小白說完悄悄看了看王總,發現他正在聽自己說,並沒有想發表任何意見的想法。

“第二處比較簡單,十個商品的銷售額彙總數據有問題。”

“彙總數據有問題?你又沒有計算怎麼會說彙總有問題?”王總調了下眉。

“我首先是感覺這個彙總數據有點怪,然後我就用末位數相加,結果相加的數與彙總尾數不符。”小白老實地交代。

“你對數據很敏感?”

“我不知道對數據是不是敏感,以前沒注意過,這個就是感覺不對勁。”

“你的記憶力超好?哦,我是看景颯對你的麵試評價裏麵寫的。”

“我自己感覺還行,之前也有老師說過。我上高中的時候,背英語課文……”

沒等蔡小白說完,王總笑笑打斷她:“你長得很像一個人。”

“啊?”這畫風突變的,蔡小白有點跟不上。“果然天才都是孤獨的,而我注定不是天才。”蔡小白忽然想到這句話。

“像誰呀?”這種可以平等聊天的感覺真好,雖然蔡小白感覺有點問的唐突,但她很喜歡這種感覺。

“像我同事。”王總說完站起身,“我們今天的麵試到此結束,謝謝你回答了二個問題。”

“哦,再見王總。”蔡小白起身與王總握了握手。

她發現與智商高的人說話太費腦,回去得好好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