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光輝(1 / 2)

李子信前世對鋼琴的欣賞隻限於一天的工作之後,回到家中吃過飯,然後靜靜的聽一些世界名曲。當然最喜歡聽的還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音樂,他的音樂並沒有繁複的技巧,但是說到動聽卻是所有人都認同的。

所以,在事實上他自己對這樣一首鋼琴曲的理解並不是很深,他隻是深深的記得這些旋律而已。當他跟隨顧永學習鋼琴之後,就忍不住把自己熟悉的這些曲子都扒了下來,悄悄的練習讓自己能熟練的彈奏這些曲子。

他畢竟是跟顧永學音樂創作的,並不是專門的學習鋼琴,所以顧永也沒有教他太高深的鋼琴彈奏技巧。國內音樂的創作講究的是靈感和韻味,並不是一定要多麼高深的技巧。

李子信對自己彈奏的這些曲子的認知,隻是好聽而已,他是不可能知道這樣的通俗鋼琴曲給解眉多麼大的震撼。

當悠然的琴聲慢慢的消逝在琴房的時候,所有人的臉上都有一副意猶未盡的感覺。所有人都是頭一次發現,原來鋼琴還可以彈奏出這樣美妙的聲音。

“子信!這是什麼曲子?”譚春妮的臉上夢幻般的神色有些收斂,但是激動卻並沒有減少。

“給春妮姐的詩!”

“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就叫《給春妮姐的詩》”

李子信肯定的回答,讓譚春妮熱淚盈眶。她輕輕的伸手捂住嘴,有一種感動的哽咽讓她害怕會哭出聲來。

熊沐輕輕的一聲歎息。

解眉卻嫉妒的看了一眼激動的譚春妮,她知道這樣的一首鋼琴曲居然是以譚春妮的名義命名,恐怕她的名字將名傳千古。

解眉知道,如果自己心中的打算能夠成立的話,這首鋼琴曲恐怕將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一首曲子,想想國人的數量,再想想中華在這個世界上的影響力,以及中華文化圈的文化傳播影響力,譚春妮這個名字恐怕在以後會發出更璀璨的光輝。

作為一個女人,解眉是有些嫉妒的。作為一個鋼琴演奏大師,解眉更是嫉妒的無以複加。她明白當自己在傳播鋼琴演奏的時候,不可避免的也會為傳播“譚春妮”這個名字中傾盡全力!

黃一清這個靦腆的人,看著已經演奏完畢的李子信,眼中的敬佩之色更濃鬱了。他本來就是一個謙和的人,對於他人的成就是不吝於讚歎的。所以,李子信這樣傳神的演奏也更加讓他讚歎的無以複加了。

第一次聽到李子信這個名字,還是在《夢醒時分》這首歌作詞作曲人的位置上看到的,其後周師也曾經說過李子信是顧永顧師叔的徒弟。

顧師叔的名頭黃一清自然是知道的,和自己的師傅周良才齊名的詞曲創作人,佳作不少,隻是聽說其人熱愛自由,性格詼諧。

但是李子信嘛!他不是一個家嗎?

真正的見到李子信之後,黃一清才明白天才這個物種真的跟普通人不一樣,他們之間是有根本的區別的。

在別人看來譚春妮和李子信之間雖然有些曖昧,但是感情應該並不深刻。因為他們實在是聚少離多,甚至很少有私下相處的機會。

但是對於譚春妮來說,這種心中牽掛但是卻並不纏綿的感情卻象一杯醇酒一樣,在慢慢的發酵,並慢慢的滲透到她的五髒六腑之間。

總的來說,譚春妮的性格還是豪爽的,畢竟在一個充滿了男子漢的家庭中長大,她的性格多了一份豪邁和爽朗。在感情上也是如此,所以她並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樣癡纏,也並不象其他女孩子那樣希望一天到晚的糾纏在一起。

她的感情是灑脫的,是一種心靈上的交流,而不是像其他女孩子那樣需要安慰和纏綿。所以,在和李子信的交流之中,最初的讓她最欣賞的是李子信對她的尊重,而不是其他的什麼。

知道她感情傾向的朋友和家人之中,有人勸她想開點趁早放棄,因為李子信和葉雨致的青梅竹馬,也因為他們二人的感情甚篤。

有人勸她幹脆放開心胸,熱烈的去追求,因為象李子信這樣的才17歲就已經名滿天下的天才,以後的發展不可限量。

但是,對於這些勸說譚春妮也隻是一笑了之。

她對自己的感情有著深刻的認知,從小父親就說自己是一個大氣的人,感情上也是如此。

她自認不是普通女子,不是那些需要感情灌溉的人,反而在心靈上她需要的是一種相知。

而跟李子信的感情正是她這種感情認知的升華。

李子信對她的感情讓人有些模棱兩可,有些像愛情,又有些不像,但是這些都沒有讓她有一絲的猶豫。感情上的事她自己清楚,對於葉雨致她雖然有些嫉妒,但是卻沒有一點的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