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章 中立(1 / 2)

李子信把自己迄今為止最貴的一幅字拿了回來,放在了手邊。佟越順手拿了過去,打開盒子,解開絲綢的係繩,緩緩的展開了宣紙。

歐慶民、司中原、廖宗正、聶廣真也都探過頭去,仔細的看著這幅字。

李子信的字繼承了顏真卿的所有風格,遒勁、端莊。

顏真卿的字本來就跟初唐書法風氣迥然不同。他把初唐瘦硬的字體化為一種豐腴和雄渾,而且筆力遒勁、氣概凜然、端莊雄偉,整體看來氣勢非常恢宏。

他書法上的這種風格也體現了盛唐之時,大唐帝國高度的繁榮,是書法和人格乃至國家狀況的完美結合。

李子信當然達不到顏真卿的那個高度,但是也已經有八分相像了。關鍵的是,這個世界沒有顏真卿,所以這樣的書法風格,人們都以為是李子信自己首創。

佟越看了好一會兒,問道:“你們怎麼看?”

歐慶民點頭,道:“已經有型了,再好好打磨幾年就真的成了。”

司中原也同意,道:“現在看這幅字九百萬肯定是虧了,但是長遠看來,就遠不止九百萬了。”

廖宗正看了一會,才說:“字型和立意太宏大了,而且帶著盛世的氣息,把國家的強盛也融入書法當中,越看越有味道。”

聶廣真卻道:“我看啊,這幅字裏體現的最讓人驚歎的反而是端莊二字。看這幅書法,能看到端莊的做人處事,能看到凜然的氣概,和遒勁的風骨。所以,九百萬值了。”

幾人又看了幾眼,對聶老的評價大加讚同。

佟越又細心的把字卷好,係上絲綢,然後小心的放入了精致的盒子裏。

“子信的書法馬上就要登堂入室了,但我最欣喜的,是子信在這幅字中體現出的對國家的信心和對民族的自豪。對子信端正的人生態度也非常欣賞,要努力啊!說不定,過個幾年子信就成為書法大師了。”

幾位老人家的讚賞,自然是讓李子信連忙謙讓。一個勁的說自己還要跟前輩學習雲雲。

其實,李子信早在這幾位讚賞自己書法的時候,心底就已經響起了警報聲。

首先,這幾位的身份和地位,可以說是國內的泰山北鬥,無論是政商兩界,還是在普通民眾之中的影響力都非常大。遠遠不是李子信可以比擬的!

其次,即使自己的字真的寫的好,也用不著這樣賣力的讚美。聶老欣賞自己還勉強可以說是有原因的。廖老為人直爽,讚美一下自己也可以接受。

但是佟越呢?作為一位教育部最大的大佬,他的讚賞就讓李子信深思了。倒不是他自己心思重,而是從前世他就明白,政界的人說話都有他明確的目的性。尤其是佟越這種大佬,說的每一句話都要細細品味。

所以,李子信除了謙讓,就不敢多說話了。多說多錯!他覺得現在自己隻帶耳朵就好了。

隨後,李子信專注的聽著幾位大佬的談話,果然從其中聽到了蛛絲馬跡。

大概是聶廣真聶老已經單獨跟歐慶民和司中原談過合作的事情了。雖然在合作中聶老也有一些讓利,但是卻並不能讓歐老和司校長滿意。

不管怎麼說,歐老和司校長代表的是京都最著名、最大,而且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兩所學校。他們認為在這次的合作中,自己應該有更多的份額。

大家都在爭主動權,可是因為有最靠近京都,又最空閑的一大片土地,所以即便歐慶民和司中原聯合起來,也才勉強能跟聶老對陣。

要知道京都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誰都明白京都的土地隻能是越來越緊張。所以這樣一大片土地,是最緊俏的資源。

師資力量當然也非常重要,但是聶老可以從其它地方聘請。國內著名的大學又不是隻有國學書院和京都大學。

雖然其他大學相比這兩家,名氣上要差上一些,但是師資也有雄厚的啊!不是非他們不可。

真要是逼急了,聶廣真的西學,著急都可以聘請外國講師。雖然這樣做有損於聶老的名聲,但是拿聶老的名聲和慈音的利益相比,聶老無疑會選擇後者。

老朱家在這次的合作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參與進去,多出錢、少占權,那都不是事。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名譽,砸多少錢都不怕。

老朱家的態度讓李子信非常認同,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家族真的非常希望國家強盛,即便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吃點虧也無所謂。

不然,在這次的談判中,朱家就不會派朱七哥為全權代表了。

要知道,朱七哥本來就是個豪邁的人,根本不把錢放在眼裏。你讓他來談判,為了點錢讓他跟人斤斤計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