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章 心潮澎湃(2 / 2)

李子信馬上提出了告辭。

看著李子信遠走的身影。聶廣真的心中感想連篇。

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學校開元旦晚會。那時候自己還不知道李子信這個名字,而他就好像一個真正的學生一樣,坐在台下看晚會。

再一次見到他,雷厲風行的做事、周全老道的行動、恭敬嚴謹的態度,都給了聶廣真深刻的印象。

翻開文件夾,一手漂亮、飄逸、極富美感的鋼筆字,讓人看見就好像喝了一碗熱湯一樣的舒服。

聶廣真這些年看過很多報告、計劃書、執行書,但是沒有任何一份上麵的字跡,讓他隻是看著上麵的字,就感覺一種美好油然而生!

暗自讚歎一聲:這小子,還真是多才多藝!

把事情說出來,和把事情寫下來是兩碼事。

說話就要富有感染力,激情澎湃!

但是寫出來,那必須邏輯嚴密,有理有據,能貫徹執行!

李子信剛才蠱惑聶廣真的時候,說的肯定是激情澎湃,不能自已!但是,很多必要的基礎和條件,卻沒有說出來。

而一份可行性報告則不一樣!

首先,在開篇李子信就首先對慈音做了一個資產評估報告。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都計算在內,邏輯嚴密,內容詳實。

聶廣真看著資產評估報告,心裏讚歎不已。從這裏可以看出,即使是自己好像也沒有李子信對慈音的了解更透徹了。他把慈音這個校名,都當做品牌計算在內了!

第二份,李子信寫了慈音學校以及慈音基金這些年的運作,以及發展前景。

看了這些,聶廣真對自己這些年做了些什麼,都有一目了然的感覺。

第三份,是一個名為“尖端科技引領潮流”的可行性報告。

這才是重點,報告中詳實的講解了“學術——技術——生產力”的理念!

對慈音應該怎樣利用土地,促進辦學,又怎樣利用學校的科研成果,反哺土地上的企業。並對,產業園中的企業做了明確的要求。什麼企業可以引進,什麼企業千萬不能引進,都做了標示!

這份報告看完,聶廣真額頭直冒冷汗,如果真的按照報告中一步一步的走下去,那麼慈音甚至是開辦的產業園,在以後對這個國家,甚至世界的影響就太大了!

最後,報告中是一份“第五次信息革命——論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明和普及”

在報告中,李子信認為互聯網的普及,和即將到來的廣泛應用、日益完善,會對傳統企業的管理和運作,造成龐大的影響,甚至將改變世界格局。

聶廣真雖然認為這樣說,有些誇張的嫌疑。但是,對李子信提出的信息革命還是非常認同的。

至於最後是否能造成那樣大的影響力,那就隻能等著看了。

讀完這份報告,聶廣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天才是什麼?

天才就是把別人想到的斷開的點,用線連起來!

當所有的點都串起來的時候,天才就成為了大師。

而在這一份可行性報告中,李子信正是這樣做的。他把別人總結出來的東西,通過自己的理解和縝密的邏輯連接在了一起,讓這份報告成為了一份圓滿的無縫可尋的整體。

聶廣真看完了一遍,才背著手,慢慢的向家裏走去。

聶老的家就在慈音的校園裏,普普通通的三居室,布置的很簡單也很溫馨。

“這麼早就回來了。”

給聶廣真開門的是他的愛人——顧慈音!

顧慈音的頭發已經全白了,但是卻不像一般人那樣的泛白,反而有一種銀色的光澤。讓她整個人顯得很精神!

“恩!回來啦!”

聶老對老妻非常敬愛。

顧慈音比他大五歲,當年他求學的時候,顧慈音在家中幫他照顧雙親。

他接過家族產業,創業的時候,顧慈音幫他給二老送終。

當父母過世之後,聶廣真悲痛之餘,才把目光轉向了顧慈音——這個熟悉的陌生人!

說她熟悉,是因為從很久很久以前,她就是他的妻。

說她陌生,是因為在他的生活裏,她靜默的好像不存在一樣,隻是任勞任怨的照顧著自己的雙親。

結婚十幾年才開始和自己的結發妻子戀愛,聶廣真的心中總是有著一抹愧疚。

他們曾有過一個孩子的,那時候父母還在。

但是自己太忙了,她一個人照顧重病的父母,終致流產。

這之後,他們就再沒有孩子了。

這是聶廣真心中永遠的歎息,為什麼要辦學校?為什麼學校要叫慈音?

——也許,這是一種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