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章 驚爆眼球(2 / 2)

李子信知道這篇文章,《興衰成敗》是寫王朝興盛衰敗的,挺有名的文章,在歐老的著作中有論述。

“王朝更替,代代興亡路……”

《興衰成敗》是這個世界,南宋後期的文章,全文四千多字,係統的論述了先秦、西晉、隋唐、北宋的興衰之路,有點借鑒古人,以喻今人的意思。不過,歐慶民老先生在自己的《看興衰成敗》一文中說到,先秦因為始皇的焚書,史實已經大量丟失,所以《興衰成敗》中先秦部分純屬臆測,做不得準。

張鎮生要李子信背的是歐慶民的《看興衰成敗》,此文將近三萬字,不隻是看書,還有老先生自己的看法,所以文體半文半白,非常不利於記憶。

但是以李子信的記憶力,這樣的文章背誦起來,根本不是問題。聽到張鎮生的問話,李子信就開始背誦,抑揚頓挫、神采飛揚,誰都看得出來,他對這篇文章極有心得。

全場鴉雀無聲,隻有李子信渾厚的聲音通過音箱,在全場回蕩。他的背誦帶著真摯的感情,停頓喘息非常有韻律,讓許多原本對古文不感興趣的人,都聽的津津有味。

於琴聽著李子信的背誦,她對歐老的這篇文章也有過研究,但是卻不像李子信這樣能全文背誦,佩服著他的記憶力。

於琴聽著聽著,發現李子信的聲音非常好聽,帶著磁性讓人有一種沉迷的傾向。

不到三萬字的文章,李子信幾分鍾就背誦了下來,他撇撇嘴,還有些意猶未盡。

全場對於他這樣,流利的背誦一篇今人寫的幾萬字的文章,都非常驚訝。但這樣也並不能夠說明,他就沒有作弊啊!隻能說明他確實熟知這篇文章而已。

張鎮生咳嗽了一聲,接著出題。

“那再背誦一下《忘憂行》吧!”

這次可真的是唐朝的文章了,大幾千字的古文,李子信背誦的一點都沒有坑坎。

“再背誦一下……”

“再……”

“……”

張鎮生一連讓李子信背誦了十幾篇文章,涉及先秦至今的所有朝代。隻要他問出來,李子信必然回答“看過!”然後就是流利的背誦。

這些文章有的上千字、有的幾千字、有的上萬字、有的幾萬字,但是無一能難住李子信。

現場的人們,越聽越驚訝了。張鎮生有這樣的學識和閱讀量,大家都認為正常。但是,李子信一個十七歲的小青年,也有這麼大的閱讀量,就讓人不能不驚訝了。

更何況,明白人都知道,張鎮生讀書,即使他把書都吃透了,也不可能把這十幾篇文章都背誦下來。

但是,李子信就背誦下來了,現場背誦,不帶一絲磕絆。

一篇文章,你說作弊。現在這麼多篇文章,現場有能背下來的嗎?

現在大家已經不糾結於李子信是不是作弊了,很多人都想看看,他到底能背誦多少文章。

張鎮生正在想讓他背誦哪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按耐不住接了話。

“李子信,背一下《事跡新語》!”

“霍!”地,全場明白的人都驚呼出聲,要知道那可是十幾萬字的著述啊,這誰能背下來。

李子信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個提問者,然後張口就來,“康泰十四年冬,餘至餘杭,篳路藍縷,不勝淒涼,仕途失意,乃發奮著書,論述前人得失,今人現狀……”

“真背啊!”許多人都驚訝的合不攏嘴了,《事跡新語》雖然是著名的古代論述文章,記錄了當時的人文、科技、軍事、民生,但是大家都拿來當研究資料,誰能背下來啊。那可是十幾萬字的論述,不是精悍的文章,是整整一部書啊!

但是李子信還就是真背,許多人激動的看著他身後大屏幕上出現的文字,發現他真的背誦的一字不差。

一分鍾、兩分鍾、十分鍾,李子信還是在哪裏深情的背誦著。

所有人都被驚呆了,這需要怎樣的記憶力,才能一字不差的背誦下這十幾萬字啊。有人會專門背誦這部書嗎?也許一些經典的段落和句子,會有人背誦。但是又怎麼可能有人專門去全麵的背誦這樣一部書?

李子信會例外嗎?如果他也不是專門去背誦這部書,但是現在他卻能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字不差的背誦下這十幾萬字的,那麼結果已經呼之欲出了。

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驚訝至極的看著背書的李子信,這還是人嗎!

於琴激動的發抖!

蘇秀秀也激動的發抖!

她身邊的那些小女生,有很多已經哭出了聲。

不隻是驚訝於李子信的記憶力,還有他的努力。因為誰都可以看的出來,他背誦任何一篇文章,都充滿了了然的神色,那是對文章理解透徹的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