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老了精神不濟,歐慶民老先生剛講完了一天的課就有些累了,趁著太陽還沒有下山就躺在院子裏曬曬太陽。
保姆領著一個人從過道裏走了過來,他眼神不太好了,沒有看清楚是誰。他不想戴老花鏡,戴上那東西看的是清楚了,但是過一會就會眼睛酸澀。反正現在能夠讓他起身迎接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人活的時間長了就這點好處。
“歐爺爺!你老在這曬太陽呢啊。”朱浩宇恭敬的站在藤椅邊上。
“哦,是小七啊!別站著,坐!”
朱浩宇坐在了對麵的藤椅上,腰杆挺的筆直。
”你爺爺身子骨怎麼樣了?我這都有半年沒有看到他了吧。”
“好的很,罵人的時候中氣十足。”
“哦!那就好,嗬嗬……”歐慶民很高興,似乎還有點幸災樂禍的樣子,看樣子朱家老爺子的暴脾氣他是深有感觸啊。
“歐爺爺,我這次來是想讓您看看幾本書,希望您給個評價。”
“哦!好,放著吧。”歐慶民是個愛書的人,經常有人拿一些新書來讓他給點評點評,不過找上家門的畢竟是少數。
朱浩宇放下了一本書和一摞報刊就告辭了。
吃過晚飯,又散了一會步,歐慶民才來到書房,早有人把朱浩宇拿來的東西放在了書桌上。
最上麵是一本《萍蹤俠影錄》,歐慶民先看了楔子點了點頭,在本子上寫道:”忠臣義士,俠骨柔情。結合曆史,值得一看。筆鋒半文半白,有代入感。“後麵的東西他也就是粗略一看,看了這麼些年的書,什麼地方該精讀,什麼地方掃一眼,心裏都門清。
除了看楔子的時間長點,竟是不到四十分鍾就看完了這本書。
下麵是一摞報紙,在《大人物》的文章上做了重點標記。歐慶民看了一眼就有點興趣,說話很直白,非常平民化,應該是為了更好的閱讀吧。老先生接著往下看,就看出了更多的問題。他閉了一會眼,提筆在本子上寫道:“結合戲曲、話劇、偵破懸疑,還有一些西方的筆法,但是西方的不徹底,能看出很多中國的東西。語言直白、幽默、詼諧,值得一讀,老少鹹宜。”
歐慶民又品鑒了一會,自言自語道:“寫這些通俗的都在摸索寫作技法啊!值得嘉獎。”
最後一摞報紙是《女帝奇英傳》,看到名字他就有些猜測,讀了一會就知道自己猜測的不錯,正是寫的武周之時。
歐慶民這段時間正在整理唐史,對於武則天在位的武周年間多有考證,所以看的也就越發用心。
看到第一章長孫均量和上官婉兒的對話,歐慶民撇了撇嘴,認為又是人雲亦雲的作品。因為武則天在曆史上的評價一直都是毀大於譽的,她畢竟是個女人,在這個男權的社會裏,她把天下須眉都壓了一頭,讀書人怎麼可能說她的好。這個世界對武則天的評價有點不公平,一提她就說穢亂宮廷、殺戮過重,反正讀書人是沒有說她好的。歐慶民卻是不太同意這個觀點。
歐慶民接著往下看,到了他這個歲數都不會太急躁,所以他也不急於直接下定論。
看到上官婉兒到村子裏進了個茶亭,跟賣茶老人在聊天。
隻看上麵寫著,上官婉兒心中一動,和他閑聊,笑而問道:“聽老丈所說,光景過得還不錯吧?”那老人點點頭道,“說怎樣好也不見得,不過兩餐粗茶淡飯,倒是不用愁了。嗯,我年紀已老,有兩頓飯吃,也很滿意啦,說老實話,比起以前,那是好得多了。”上官婉兒笑道:“聽你所說,當今的女皇帝反而比以前的男皇帝好了。”
歐慶民心裏一緊,感覺有點不一樣了,這裏已經有為武則天張目的意思了。持這種觀點的人可是少的很。
那老人也笑道:“可不是嗎?我們村子裏有好些讀書的先生都在咒罵當今的女皇帝,我們莊稼漢卻但願老天保佑她多活幾年。”
看了這句話,歐慶民隻覺醍醐灌頂、豁然而悟。不錯,罵她的都是些讀書人,老百姓沒有話語權也不會寫史書,所以他們的聲音是聽不到的。
接著往下看,見上麵寫道:我們老百姓不管誰做皇帝,男的也好,女的也好,但求日子過得稍為好些,就心滿意足。以前收割一石穀子要納三鬥租稅,現在隻要一鬥半,比以前少了一半哩。最好的是,現在不準富豪之家強賣強買,不論你怎樣窮,一份口分田總是有的,隻要勤耕善織,日子也就可以對付過了。
歐慶民有些激動的在本子上記下:遍觀曆史,朝野更替,不過衣、食、住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