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信把每間屋子都看的很仔細,裝修風格,材料,每個房間的采光,他在心裏已經開始分配起房子了。媽媽和致姐的媽媽一間,自己和小弟一間,小妹一間,致姐如果回來就和小妹睡。
王娟看著李子信一臉的滿意,心裏也挺高興,既然要給人情,就把事做足了。她也看出來子信的心情有點激動,所以伸手向李子信招了招手,“子信,今天你就住這吧,反正你明天也不上學。我就不呆了,老熊那裏還需要人照顧。”
王娟說完話從包裏拿出來一串鑰匙和一個文件袋,放在了茶幾上,“這是房間鑰匙,袋子裏是房產轉讓證明。你隻要把名字填好,有空再去房產局備注一下就可以了。”
李子信站在大大的落地窗戶邊上,看著王娟坐上車,然後車開走了。他抬起頭,樓前是一片花圃,九月雖然已經立秋,但是花開的還是非常鮮豔,小區外還有一大片鬱鬱蔥蔥的樹木。
李子信的眼神有些迷茫,上輩子自己不是個特別成功的人。
性格比較正直的自己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剛開始的時候,自己隻是以為自己工作認真、努力、積極就可以獲得上司的重用。誰想到事情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社會不是學校那樣的象牙塔,很快就給自己上了重要的一課。
獲得晉升的是有後台的同事,還有能說會道、會跟上司打交道的同事,卻沒有自己,雖然自己是公司業務最好的。
李子信不是個蠢人,隻是有點後知後覺罷了。既然察覺到這一點,李子信就一點一點的學習,他改變自己的性格,不在有話直說,他改變自己的行為,也學別人請上司吃飯,洗桑拿。
雖然在自己的心裏別扭的要死,但是沒有辦法,社會是需要你去適應他的,不然你隻能被淘汰。所以,李子信在一年後也升職了。
在大城市裏工作了七年,工作也算不錯了,但是買不起房子,因為房價比薪水漲的快的多。
那一年的春節,媽媽在電話裏說:“孩子,你已經離開家十一年了。媽媽和爸爸都老了,還有幾個十一年啊?”
是啊!大學四年,工作七年,可不是十一年了嗎?
因為媽媽的一句話,李子信向公司遞了辭職信,然後帶著自己的積蓄回了老家。
已經三十一歲的他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自己的妻子。結婚、生子、給兩位老人家送終。妻子是個很好的人,長的不是很漂亮,但是很顧家。
因為妻子比自己小六歲,所以在家裏自己總是讓著她,總感覺她還小呢!跟妻子的感情很好,沒有烈火般的激情,卻有雋永的親情。
也許自己上一輩子一直沒有過愛情,但是這又怎麼樣呢?
看看那時國人的婚姻狀況就知道,愛情實在是個奢望的東西。
老人,孩子,房子,生活的壓力真重啊!把一個人壓在那裏,想動都動不了。
所以國人大部分都性格保守,不願意冒險,寧願守著一份穩定卻工資不高的工作,“鐵飯碗”這個詞就是為這種工作而創造的名字。
來到這裏半年多了,自己跟熊沐、薛重他們剛見麵的時候,他們就能看出自己骨子裏的謹慎,那是上一輩子的烙印,不是一時半會能改掉的。
也不需要改,人是隨著環境在變的,說“人定勝天”這話的人肯定是個逗比,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叫他勝一個我看看。
李世民殺兄、殺弟、囚父、殺子,還能被人稱作明君,夠不夠厲害,你叫他勝一個看看。
單獨從一個人的個體來說,永遠也不要跟環境過不去,因為這種情況下,隻有環境改變人,不可能你一個人去改變環境。
半年的時間,足夠讓李子信這樣一個正直而又感情充沛的人,在心底接受自己的家人。甚至在明白了致姐對自己的感情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接受了致姐,並跟他表白。
因為致姐對他的愛是彌足珍貴的,而他自己對致姐的親情更是讓他不想致姐傷心。能夠找一個愛你的人,是幸福的。
李子信看著萬裏無雲,湛藍的天空,眼光似乎已經穿越了這一片時空,看到了那裏有自己的妻,有自己的孩子——你們在那裏都好嗎?我在這裏挺好的,我會好好的活著,你們也要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