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背後的落拓與無奈,我們在秦歌身上看到了。人們隻看到他挨刀,卻沒有看到他痛得受不了時在夜裏爬著呻吟。人們認為他是英雄,同時又認為他什麼都不懂。有誰真正了解他,有誰明白他的無奈呢?
古龍寫秦歌,就是為了告訴我們,大人物其實不是大人物,英雄的背後隻是落拓嗎?不是,絕不是!絕不隻是如此。
所以秦歌也隻是笑著對田思思說:“做一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有時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沒有什麼好的,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古龍說,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矛盾,任何人都無可奈何。這句話本身看起來就很無奈,然而它不是一句消極的話,而隻是在看透了人生之後,一句心平氣和的話,一句發自內心的話,一句樸實平淡的話。
所以秦歌也隻是說:我已經習慣了,我也許本來就應該被人當成個英雄。
他了解英雄背後的落拓與無奈,但是他沒有悲哀,因為他明白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無奈,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好與不好的地方,無論好壞都隻能去接受。
所以秦歌在別人麵前是個英雄,在別人背後也能對看見了他的落拓的田思思笑一笑。這才是一個男人真正的胸懷與氣魄,那絕不是“英雄”二字所能解釋的。
楊凡此人,矮矮胖胖,其貌不揚,頭大如牛,像個豬八戒——照田大小姐的話是這樣的。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楊凡的口頭禪“大頭大頭,下雨不愁;別人有傘,我有大頭。”
田思思總是認為楊凡很討厭,不是她心目中的大人物。她一路上跟楊凡抬杠,被古龍寫得詼諧有趣,不知不覺中,她已經被楊凡的平凡而又奇特感染了。
楊凡是有些不平凡的地方。他懂得怎樣去結交朋友,他尊重別人,信任朋友,他也懂得如何讓別人信任他。
所以他能有那麼多朋友,所以有那麼多人都敬重他,所以他能以自己的智慧與沉著冷靜擊敗詭計多端的柳風骨。楊凡這個人其實是很難說透的,連他說話的方式都能傳染給秦歌和田思思,你說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魅力?所以楊凡也就成了田思思心目中的大人物。
綜觀《大人物》,有很多值得體味的地方,然而看的時間長了,卻不怎麼記得了,仿佛是失落在生活之中了。作為一部奇特而又有點誇張的輕喜劇,也能跟生活融合得這麼好,從這點看,這就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了。
散文詩般的語言營造第一章〈紅絲巾〉的敘事氛圍,以短小的句式,強烈的節奏,奪目的色彩,烘托出一種熱血沸騰、壯懷激烈的情緒,使讀者開卷就感受到一種強勁的充滿激情的生命躍動。
這樣一本,這樣一本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怎麼可能不吸引人。所以,引起大量的關注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大人物》連載火爆,自然也有很多人評論,其中顧永的評論最讓人叫好。
顧永在文中寫道:我觀《大人物》一書,文字寫作細膩,帶有詩歌的浪漫氣息。場景刻畫猶如戲劇一樣,畫麵感鋪麵而來。講故事的手法帶有偵探推理之意。竟是把詩歌、戲劇、推理、武俠、四者融為一體,殊為難得。此書有開一派先河之勢!
至此!《大人物》一書大勢已成,叫好聲不絕於耳。
有人評論說“熊沐筆力再進奉獻武俠盛宴,與《萍蹤俠影錄》一時瑜亮,難分軒轅!”
此話之中,李子信雖然隻是出了一部長篇,儼然一副武俠大師的樣子,能與熊沐比肩了。
但是很多人都心中清楚,李子信寫的書非常好,但是要說他現在就跟熊沐比肩,那還為時過早!畢竟,熊沐七年間寫作二十多部武俠,堪稱多產。而且其中十多部被搬上了電視和電影,影響力絕不是現在的李子信能夠相提並論的。
還有人評論說:熊沐此書為他人代寫,因為熊沐發書的時候正在醫院裏昏迷不醒。這麼多年了熊沐是個什麼人,行內很多人都知道,要說他提前就寫好書給了報社稿子,那是打死也沒有人相信的。
熊沐什麼時候不是別人都堵家門了,才寫稿子的!
冀州晚報沒有就此事進行澄清,因為熊沐的被別人代寫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連讀者都知道的事情,就沒有必要說那麼多了,說多了報社也都是眼淚啊——跟熊沐催稿,你以為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