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 續寫《大人物》三(1 / 2)

《大人物》是古龍很特別的一本書,首先《大人物》是古龍1971年寫的書。那時候他寫書的風格已經幾近巔峰,因為他剛寫完《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絕代雙嬌》。

以上三本書可以說是古龍最廣為人知的三本書了,大人物寫在其後,我們可以知道大人物的寫作手法已經是古龍的巔峰手法。

大人物又不是一本非常有名的書,但是隻要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記得他的主角——楊凡,那個大頭的楊凡,平凡的楊凡,卻又不平凡的楊凡!

古龍筆下,隻有兩部以女子為視角的,而《大人物》就是其中的一部,而且是其中唯一的一部以女性視角寫的古代武俠。

楊凡此人,矮矮胖胖,其貌不揚,頭大如牛,像個豬八戒——照田大小姐的話是這樣的。

據說古龍寫楊凡是映照自己,但是這些並不重要,一個作家筆下的每個形象本來都帶有作者本人的一些情感與觀點。

楊凡從古龍筆下走了出來,所以楊凡就是楊凡,而不是別的任何人。楊凡看起來平平凡凡,但卻的確是個很特別的人。他說出來的話常常能把別人氣死,但你又不得不承認他的話的確有一點道理。

我們的田大小姐就經常被他氣得要死,可是又拿他沒有辦法——像他這種人,本來就是讓別人拿了沒有辦法的。

楊凡是《大人物》中真正的主角,田思思身上承擔了故事的線索,而真正的主角是楊凡。古龍說過,他的是完全以男人為中心的。那麼,這個《大人物》中真正的主角,是不是就是個真正的大人物呢?

他不像秦歌,是個英雄,而隻是個平平凡凡的人,在平平凡凡的人群中,做著平平凡凡的事。

他對公平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那才是真正的公平。

他說的話,通常也是很實在的。

那麼這本書中誰是大人物呢?楊凡?秦歌?還是田思思?

這樣的主角論調我覺得是不對的,我十幾年前看這本書的時候認為: 在經曆了這樣一趟旅程之後,田思思終於發現秦歌並不是她心目中的大人物,真正的大人物是楊凡。 所以秦歌不是大人物,楊凡才是。

而十幾年後我又讀了好幾遍這本書,我是這樣認為的:秦歌表麵上是個大人物,其實也隻是個平凡人,然而又確實有別人不能及的地方。楊凡看起來普普通通,其實卻有很多不平凡的地方,然而他又確實還是平凡的。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是平凡的,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事要幹。

隻不過有些人尊重別人,所以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人隻要幹了自己真正要幹的事,隻要能無悔,當不當大人物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秦歌不是大人物,楊凡也不是。

他們隻不過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大人物》就是這樣一本奇怪的書,你隻要讀了它,那麼你就會有自己的看法,具體是什麼,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大人物》還有一點與古龍其他的作品不一樣的地方。古龍能夠成為“武林文壇”之“禪宗”,看似無法,實則有法,即融合中西文學藝術傳統,百煉出新,最終卓然成家。

其中,古龍受西方文學的影響屢被提及,而他對中國傳統文學精華的汲取,似言者不多;而這種汲取,至少在《大人物》中十分明顯。

可以這樣說,這本書中對中國文化的體現是古龍其他中沒有的,或者是說很少見。

李子信這時候寫出這本書,實在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全。要知道如果用李子信自己的筆名來寫,讀者怕是會以為別人代筆。而此時正好趕上熊沐住院這件事,用熊沐的名義寫這本書就不是很突兀了。因為熊沐的筆鋒與古龍前期的筆鋒非常相似。

不過因為這件事來的突然,李子信又要忙碌了,這本書他本來是不準備寫的,所以沒有存稿。而《萍蹤俠影錄》也快要完結了,他的下一本書也要趕快寫出來,不然馬上開學時間就緊張了。

李子信回家寫書去了,卻是不知道,因為這一部《大人物》在以後引發了一係列的事件。而在眼前就有一個人惦記上了李子信,這個人就是方業明。方業明回到報社,把總編和幾個對武俠比較了解的編輯都叫到了辦公室,然後把李子信寫的稿子給了他們,叫他們發表下感想。

李子信隻是寫了個楔子和第一章,所以幾人很快都看完了。

“恩!老熊這次的立意非常好,這恐怕是第一部以女性視角寫的武俠!”

"熊沐的筆力又有長進啊,看第一章就非常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