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兩情若是久長時(1 / 2)

風四娘其實不姓風,自然也不是叫四娘。之所以她現在叫這個名字,隻是因為她的丈夫叫風淩,在族中排行第四。

風四娘是熊沐也就是鳳雛生的《浪子元之煥》之中的女主角,在書中她都是以一個未亡人的身份出現在讀者麵前的。

主角元之煥和風四娘一直是知己,甚至元之煥還表露過愛慕的心計,但是卻被風四娘一個充滿了諷刺的笑容回絕了,書中寫到:

風四娘諷刺的笑了笑,道:“四娘隻有一個丈夫,那就是風淩!”

風淩這個名字第一次在書中出現,但是卻一直沒有他的戲份!直到,元之煥和風四娘劫了法場的時候,因為風四娘在劫法場時,對官兵下手極為狠辣,在眾人的追問下,風淩這個人才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風四娘原姓柳,因為女孩不受家裏的重視,所以一直以小名“奴奴”稱呼,嫁給風淩之後,被稱作風柳氏。柳家本是鎮子上的大戶人家,因為父親得罪了官家的人,被羅織罪名而入獄,最後死在獄中。

柳家隻有奴奴一個孩子,還是個女孩,父親死在獄中後,沒有兩年的時間,家產就被官麵上的人奪走了。

風四娘嫁給風淩之前,是沒有見過他的,但是卻知道他的名字。因為風淩是鎮子上有名的才子,十四歲就中了秀才,風四娘能夠嫁給他,是因為風淩的母親病重,娶她回來給母親衝喜。但是風淩的母親還是在風四娘嫁過來的一個月後去世了。

風淩為人方正又不缺情趣,對風四娘極好,從來沒有因為她一個孤女,而對她有絲毫怠慢!二人結婚後相敬如賓,但是,半年後,風四娘入了獄,因為風四娘是江湖上有名的大盜人稱“多情手”。

卻原來,風四娘父親死後,家產又被人奪了去,她一個弱女子不敢在家鄉居住,趁夜黑風高逃了出去,幸運的遇見了自己的師傅,江湖上的奇人“無影俠盜.她跟隨師傅學藝三年後下山,先是殺了害死父親的狗官,然後回到家鄉的鎮上定居,不時的出去劫富濟貧,被尊稱為”多情手“。

因為一個同行的出賣,她又一次作案的時候入了獄。風淩作為一個有功名的秀才,竟是變賣了祖產,傾家蕩產的賄賂了獄卒,將風四娘偷天換日的換了出來,風四娘在獄中受刑過重,不良於行,風淩就顧了一輛牛車,讓自己家的老仆帶著她走了。

無巧不成書,那收受賄賂的獄卒被人告發了,風淩被奪了功名,叛流放邊州。

四個月後,當傷好後的風四娘輾轉千裏,再一次見到風淩的時候,他已經是個骨瘦如柴,躺在床上,咳血待死的人了。

因為全部家財用來救風四娘,沒有錢財賄賂官差,一個秀才幹最重的活,吃不上一頓飽飯,累成了肺癆。

風四娘照顧了風淩兩個月,風淩終究還是去世了,臨死的時候,風淩隻是撫摸著風四娘的臉,說:”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從此以後,她就叫風四娘了,孤獨終老。

張樹拍電視劇不可能把風淩和風四娘的感情戲,全都拍出來,隻能想辦法把這段戲縮短,因為在整部電視中,風淩不是重要角色。張樹的辦法就是把這段感情戲,拍成風四娘的一個回憶,重要的場景都出現幾個畫麵,但是隻有背景音樂,沒有人物對話。

隻有最後一場戲,風淩臨死時才有二人的對話,也是非常簡短。但是,既不能浪費篇幅,又要讓觀眾能夠明白風淩和風四娘的那種夫妻情深,以至於,人們能夠明白風淩死後風四娘孤老終身的執著。這些就要看張樹張大導演的執導能力了。

李子信跟著劇組第一次拍攝,就被穿上了一身大紅的新郎袍,跟譚春妮拜天地!

因為周圍的人都采用了模糊處理,所以群演隻有前麵的一排穿了古裝。李子信和譚春妮就在大家的圍觀下開始拜天地,因為是第一次拍戲,李子信NG的次數非常多,有時候是找不到攝影機了,有時候是表情僵硬~~~一上午的時間竟是隻拍了一個場景,吃盒飯的時候,譚春妮一直在認真的給李子信講戲,李子信也爭氣。

下午竟是連著拍了好幾個場景,“閨房之樂——畫眉”,“紅袖夜添香”等等,尤其是在拍攝”紅袖夜添香“的場景時,本來應該采取局部拍攝的,就是找個書法好的人,把一雙手拍攝進去,臉部拍攝李子信的,是拍戲中經常用到的手法。

但是,李子信在那個世界,臨摹了十幾年王羲之的書法,又豈是浪得虛名。這一手毛筆字寫出來,那可真的是震驚全場!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十六歲的人,會有這麼好的一筆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