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李子信的《越女劍》登報了,在武林風第一版的第三個版麵上,有將近五千字。
這些在登報前,報社已經打電話溝通過了。因為字數原因,報社會分三天把《越女劍》連載完,第三版也還算不錯,畢竟自己還是個新人,報社沒有給最後一版,已經非常給麵子了。
昨天李子信總共接到報社的兩個電話,第一個是報社編輯室打來的,通知自己登報時間,版麵安排什麼的。
第二個是報社總編的秘書打來的,說是報社總編希望能跟自己見個麵,約了個時間。李子信放下電話挺高興,總編見麵不是什麼壞事,除了約稿,拉拉關係,自己跟他又不熟,也沒有其他的話題。
李子信從忠叔那裏買了一份“武林風”的日報,關注了一下版麵,就直接翻到了第三版去看自己的了。
“《越女劍》夢驚兩界”
不錯,李子信起的筆名就是“夢驚兩界”。
總的來說,看武俠是誰也不能忽視三個人的,他們就是梁羽生,金庸,古龍。
他們寫的都很好,可以說是武俠界的三大宗師,李子信要寫武俠必然是從他們三個人中選作品,但是從他們的寫作風格和自己的性格來說,還是金庸和梁羽生的作品更適合自己來寫,古龍的充滿了鬼才之意,寫出來很好看,但劍走偏鋒的寫法,自己還要仔細思量思量。
剛進家門,坐在桌子旁的四個人就都把雙眼集中在了李子信的手上,今天是星期天媽媽不用上班,致姐也在。
李子信揚了揚手裏的報紙,說道:"登了,在第三版呢!”話剛說完,手裏的報紙就被妹妹搶走了。
“我看看,我看看,在哪裏呢?”
“這個!這個!叫《越女劍》的,我看見大哥寫的。”
“喲!夢驚兩界,子信取的名字還真大氣啊。”致姐調侃的說道。
四個人一片混亂的搶著看,第一個敗下陣來的是媽媽,”哎喲,不跟你們搶了,我出去轉轉."
媽媽剛出去,致姐就又調侃的道:“姨這是出去顯擺去了。”
李子信笑了,“這都是題中應有之意,不讓老媽顯擺顯擺,她憋得難受。嗬嗬~~~。”
致姐也不跟子清和子義搶了,坐到李子信旁邊,打趣他,“行啊,子信。文章都能登報了。”
“嗨,這不是這幾年,武林和俠客挺火的嗎!我也是上趕著寫寫看。”
“不錯,不錯。”致姐笑咪咪的,“子信,這也是你自己的國文基礎好。致姐倒是想寫,不過,一拿起筆來就不知道該寫什麼了。”
李子信一邊跟致姐說話,一邊看著搶報紙,打鬧的妹妹和弟弟,心想:總算是走出第一步了。
《越女劍》的登報,除了周圍的鄰居都知道,李家的大小子有文章登報了。再沒有掀起太多的浪花來,畢竟是短篇。
第二天登出來的時候,倒是有兩篇評論,說是作者文筆不錯,能夠結合曆史,也算是給武俠趟出另一條路來。不過,畢竟是短片,還得看作者以後的作品。
看到這裏,李子信撇了撇嘴,這簡直等於什麼也沒說嗎!這兩天,李子信去網吧也上了會兒網,現在的網絡還不是十分的健全。
很多功能還有待開發,國內的網絡是自己開發的,叫互聯網,基本上亞洲地區都是用的中國的根服務器。
歐洲的網絡叫英特網,根服務器在美國,兩個網絡還沒有接軌,都是個發展個的。不過,李子信知道,用不了幾年,雙網肯定得接軌,畢竟全球一體化是一個大的趨勢。
網上還沒有專門的網文平台,倒是有幾個開通博客寫點心靈雞湯文的,關注也不是很大。因為上網的人群基數還不是很大,大多數上網的都是一些專業人士,查查資料,論壇都是專業論壇,連網絡八卦都還沒有。
李子信上了兩天網,隻是關注了兩個網站,一個是做搜索引擎的叫“搜搜”。一個叫“比翼鳥”的,做的是即時通訊的業務。兩個網站都還很小,創辦的時間都不是很長。
李子信很看好他們的前途,隻要能堅持下去發展肯定不錯。李子信把這兩個網站名和網址都記在了筆記本上,以後說不定有用。
網絡上基本沒有談論武俠的地方,《越女劍》更是水花也不見一朵。上了兩天網,李子信可以確定了,現在的網絡還不適合發展網絡,因為沒有那個土壤。網絡的發展是有自己的規律的,同樣,想在網上發展也得符合網絡的規律。
在適合的地方,適合的時候,去做適合的事情,能夠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這兩天,李子信不是光顧著上網,還把以前寫的整理了一下。雖然,是這幾天才開始投稿,但是,在幾個月以前他就已經開始寫了。
當然不可能隻寫了一部短片《越女劍》。之所以第一篇投的是短片,其實也是投石問路。不過至少結果是好的。那麼,下一部應該發表哪一部呢?這一點,還真的讓李子信頗費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