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風輕拂楓葉之國
一線傳真
作者:海南省委外宣辦對外宣傳處
金秋九月,椰風吹紅了加拿大楓葉。由海南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組織的“2012海南文化走進加拿大”文化交流代表團來到了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三地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首次把熱帶海島的椰風海韻帶到了“楓葉之國”加拿大,收到了“破冰之旅”的預期效果。
精心選擇 科學策劃
科學選擇對外文化交流對象,是成功開展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條件。我們把具有較強差異互補性的國家作為推介交流的選擇對象,因為這對發揮海南的比較優勢,提升海南影響力更具有實在的價值。加拿大文化包容性強,地域氣候與海南差別大,又是海南旅遊潛在客源國,而海南恰恰沒有在加拿大開展過對外文化交流活動,鑒此,海南省委外宣辦便把首次“走出去”對外文化交流的目標對象國確定為加拿大。
我們根據加拿大人民對文化表現形式偏好確定了少數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圖片展覽、文化藝術交流等主要活動方式。另外,協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編排節目,協調海南圖片社精選出反映海南人文景觀和社會發展的精美圖片進行展覽,協調省文聯安排青年藝術家開展文藝交流,安排海南靈獅文化創意公司推介創意文化,安排中新社海南分社協調北美華文媒體並隨團采訪報道。
緊湊有效 豐富多彩
這次“走出去”活動,以特色文化推介交流為載體,以召開媒體見麵會、推進黎苗生態舞蹈、青年藝術家同台交流與精美圖片展示相結合為主要表現形式,適應加拿大受眾接受習慣和心理需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把“文化海南”帶進了異國他鄉。
“海南文化走進加拿大”交流代表團團長、海南省委外宣辦主任張作榮自豪地說:“我們的舞蹈來源於海南人民的勞動場景,音樂所用器材是最環保的,圖片最直觀地展現了海南的人文景觀和社會發展概貌,歌曲是由海南本土創作的,唱響了海南人民好客的優美旋律,禮品則是傳承海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黎錦。上述內容都是原生態的,是塑造海南形象的最生動的文化符號,借助這些文化符號並運用恰當的形式傳播海南、提升海南,無疑比目的性單一的專項商貿旅遊推介更具親和力,更容易被國外受眾所接受。”加拿大一位老華僑的話也很有代表性:“海南形象推廣采用特色文化交流方式,大家都很樂意接受。”
在“最美海南——海南民俗文化風情圖片展”上,60幅內容涉及海南熱帶島嶼風光、人文景觀、黎苗族民俗、城市建設、旅遊設施等精美圖片,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向加拿大人民展示美麗的海南,給當地人以很大的震撼。熱烈的陽光、碧綠的海水讓生活在深秋裏的多倫多孩子有了想遊泳的衝動。這些圖片勾起了中國駐多倫多副總領事吳冬梅童年的回憶。吳冬梅女士出生在海南,17歲外出求學。她指著照片上的天空,對澳洲朋友說“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的藍”;她又指著霸王嶺的雨林景色,講:“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的綠”。遼闊的大海,儀態萬端的島礁,滄桑的老人,飽經風霜的笑容以及獨特的黎族苗族風情……60張精美的圖片讓加拿大人初識了一個遙遠而陌生的海南,它們也永遠留在了加拿大,讓更多的加拿大人因此知道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