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東隅桑榆(1 / 2)

捉拿靳柏歸案的人馬駛出城外後,吏部侍郎武同旬又接到了一份塹州郡守畢知齋和都統王峒離貪贓枉法的罪證。

畢知齋在吳壬參獲罪後受元穆懷舉薦上位,王峒離曾是元穆懷的門生,而武同旬的頂頭上司吏部尚書蒙普黔又一向與元穆懷走得近,武同旬即使再木訥,也知道此事一旦接手,那便是塊燙手的山芋。

武同旬並非大才之人,隻因年少時曾做過林豈檀的伴讀,故而才得了如今的職位。他很清楚,自己如今所擁有的一切皆是拜林豈檀所賜,換言之,林豈檀之所以讓他坐上吏部侍郎的位置,本就有掣肘蒙普黔的意思,因此在如今大是大非的當口,他要是與其他人一樣都去揣摩元穆懷的心思,恐怕腦袋上的烏紗帽也保不了多久了。

心念及此,武同旬立刻想到了左相夏且雉。

夏且雉掌管著監察朝堂百官的禦史院,畢知齋、王峒離一案若是由禦史大夫譚堇和向曄帝稟呈,不僅合乎情理,還是個樹功立業的美事。更重要的是,倘若畢知齋、王峒離罪證屬實,有夏且雉在背後撐腰,二人倒台時日勢必不遠,屆時,常常陪同元穆懷聽琴煮茶的蒙普黔,恐怕也沒有如今那麼得意了。

次日,夏且雉的案頭上便多了一摞賬本,與賬本同時呈上的,還有武同旬的一封書信。

“此物乃神秘人送呈,旬心餘力絀,不敢私自裁奪,故請左相大人示下,旬必以左相大人馬首是瞻。”夏且雉放下信箋,看向站在一旁的譚堇和,“此事你怎麼看?”

“武大人無力查證物證源頭,又唯恐直麵右相鋒芒,因此才將此事推給了大人,不過他直言心餘力絀,願以大人馬首是瞻,言辭也算誠懇。”譚堇和道。

“皇上正對右相勢力過盛不滿,這份證物一下子就能扳倒他兩個爪牙,實在來得有些蹊蹺。”

“右相是覺得,武大人所說的神秘人……洞悉皇上的心思?”

“算了,”夏且雉歎了口氣,“咱們也不必揣度這些個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這現成的物證都送上門了,你就順藤摸瓜,派人把塹州郡的事去查個清清楚楚。”

“是。”譚堇和正要退下,又轉身,“武大人那兒,下官是不是要去傳個口信?”

“也好,去告訴他,本相明白他的處境,此事他能夠不畏強權實屬難得,回頭要是有什麼進展,你也暗中與他通個氣。”

“是。”譚堇和躬身離去。

禦史院並未輕易采信畢知齋和王峒離貪贓枉法的罪證,而是按照慣例分頭派巡按去了暨坩、苕昌、岐口、離町、塹州等郡考察吏治,沒有人知道,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外,還孕育著一場更大的風暴。

與紛擾喧囂的朝堂不同,元府近日倒格外安靜,除了府門外少了絡繹不絕的車馬,便是太子府那邊,元穆懷也未曾派人去過。

鳳忻殿內,元汀荑心煩意亂,坐臥不寧,終究耐不住性子,找了個由頭把元穆懷宣進了宮。

“皇後娘娘,”元穆懷聲音沉穩,依舊如往日般不露辭色,“靳柏和寒煙翠的事沒那麼簡單,咱們越是著急上火,就越會被別有居心之人抓到痛處,隻要一口咬死所有事情與太子府無關,誰又能把罪名硬加到太子的頭上?”

“父親,這擺明了是栽贓,難不成咱們就忍氣吞聲算了?”元汀荑恨恨道。

“忍氣吞聲?”元穆懷冷笑,“寒煙翠怎會平白無故跑到了靳柏府中?一夥毛賊偷誰家東西不好,竟然敢去都統府邸行竊?還有,此事兜兜轉轉竟被劉明遠給扯了出來,這分明讓自己人打自己人,是要老夫的好看,老夫怎會任人宰割,就這麼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