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6)(1 / 3)

(1)離退休綜合症的表現

離退休綜合症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孤獨、空虛、自卑

一些老年人在離退休後往往出現孤獨、空虛和嚴重的失落感,體力和精力明顯減退,自卑心理嚴重。

②憂鬱、煩躁不安

一些老年人由於不適應離退休後的環境,因而情緒低落、坐臥不寧、行為重複、做事猶豫不決、心神不定、喜怒多變、情緒不穩、難以自控。有的人則悲觀厭世,愁眉苦臉,怨天尤人,對外界事物缺乏興趣。有的老年人性情發生明顯變化,容易急躁和發脾氣,對任何事情都不滿意,更有甚者,常處於惶惶不安之中,恍惚失態。

③不與外界交往

有些老年人對事物毫無情趣,缺乏活力,懶散乏力,不愛活動,不與周圍人交往,反應慢,嚴重時可達到麻木遲鈍狀態。

④心理老化加快

自感腦力活動減慢,體力活動不支,並因此而出現悲觀失望的情緒。

⑤容易發生身心疾病

有些老年人不適應離退休後的環境變化,容易出現身心功能障礙和免疫代謝能力下降。許多人在離退休前身體健康,一旦退休後很快重病纏身,甚至在較短時間內死於癌症或心腦疾病。

(2)如何消除“離退休綜合症”

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在離退休之前不僅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而且還要在感情上、行動上接受即將到來的現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離退休。具體地說,就是要在離退休之前逐漸淡化職業意識,減少職業活動,轉移個人的生活重心,增添新的生活內容,初步確定與自己的文化經濟背景、生活閱曆、性格特點和身體條件等相適應的離退休生活模式。另外,有關組織和親朋好友也可以開展一些指導谘詢工作,為即將離退休人員出謀劃策,幫助他們做好角色改變的準備,以便更好地順應離退休生活。

②建立新的“個人支撐點”,保持充實的生活

保持充實的離退休生活,既能夠縮小個人離退休前後出現的心理反差,也有利於從中尋求和建立新的“個人支撐點”,恢複或維持心理上的平衡。同時,這也是老年期心理保健的一條主要原則。就目前實際情況看,通過哪些途徑才能比較容易地做到這一點呢?

第一,發揮原有專長,繼續貢獻餘熱。如果離退休之前是專業技術人員或技術工人,則可以受聘回到原單位或去新的工作單位從事力所能及的專業技術工作。這樣做的結果既為社會貢獻了餘熱,又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物質收入,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如果離退休之前是黨政機關的行政幹部,則可以從事個人感興趣的社會勞動或公益服務活動,如參加社會治安、交通安全、街道居委會、市場管理等社會服務工作,這樣既有益於社會,也有助於個人的心身健康;如果退休之前是普通的工作人員,且沒有什麼特別專長,則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承擔家庭炊事、采購、清洗理家、撫育幼孫等,這樣既能增進家庭和睦、減輕子女負擔,也能使自己享受天倫之樂,可謂一舉數得。

第二,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指個人在職業之外所從事的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有些人在離退休之前,由於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使得他們除了職業活動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的個人興趣愛好。這不利於他們離退休後的心理保健。因為健康的興趣愛好能使離退休老人生活充實,精神愉快;能增長知識,促進思維能力,陶冶情操;能改善人際關係,增加社會交往以及消除許多消極不良的心理因素。離退休老人的健康的興趣愛好種類是很多的,如:養花、集郵、垂釣、旅遊、書畫、攝影、看電影電視、欣賞音樂戲劇、讀報刊雜誌、下棋打牌、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烹調、編織、裁縫、製作手工藝品等等。離退休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培養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興趣愛好。

③重新認識和調整夫妻生活複蘇青春戀情

即將步入老年期的離退休者,已經度過更年期的困擾,在這人生轉折的重要時刻,重新審視一下夫妻關係,並對夫妻生活進行必要的調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每一對剛剛離退休的夫妻,能以不同的方式恢複年輕時的情愛吸引和依戀,或漫步於花叢,或相偎在月下,那麼,這種“青春戀情”的複蘇,一定會有助於離退休初期的情緒穩定以及離退休後的生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