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沒有出生在這個小鎮,我的爹娘就不會住在這個小鎮,我的弟弟也不會麵臨著他的人生的第一道坎。”
這個小鎮已經陪伴了李默十八個年頭,期間李墨也多次去到外市遊玩和待過,但還是不得不重複這個小鎮的名字,它叫——源溪鎮。“我在這裏生活了十八年。”
李默淚眼婆娑,高高地駐足在樓頂的逼仄牆上,就好像整個人淩空在上。
波聲洶洶,他鳥瞰的視野處——亭亭的高樓群插在海麵上,人們隨著波浪漂流和**呼號,還有許多流離失所的災民的悲慘景象。
李默頭頂的“雨幕”持續下了好久好久,似乎連李默他自己也不知道從哪天開始下起。暴雨浸淹了整個源溪鎮,雨點無聲地打濕了李墨的眼眶,眼角兒緩緩流下一滴淚水,把輪廓的臉頰上的泥漿衝開一道溝。
他笑了,心卻狠狠的哭著。
眼淚和雨滴混在一起往下滴。
雨簾中陡然間增多了,李默的遠遠近近愈加變得模模糊糊......天幕的開始發生在幾天前。
一隻小狗耷拉著尾巴向李默跑來,李默蹲下身下意識地摩挲一下小狗的腦袋,可親地道:“小黃,吃飯了嗎?”。幼小的李晨曦一聞到哥哥的聲音,猛地從飯桌上跳下來,從小黃的後麵跑到李墨的眼前:“鼓鼓!”,他的眼睛裏散發著閃閃的光。李晨曦叫的其實是“哥哥!”,但他“哥哥“的發音總不清楚,大概是跟他的舌頭有關。
李默的弟弟名叫李晨曦,今年五歲半,就讀於這個小鎮的幼兒園裏。李墨的父親叫李東強,母親叫蘇琴,兩人在源溪鎮裏上班。
“李默啊...李默啊...”蘇琴的聲音驟然在家裏響起。
李默匆匆地跑來廚房,“媽!什麼事?”
“上樓頂把弟弟叫回來吃飯。”蘇琴一邊收拾餐具,一邊小聲絮叨。
“好,媽。”李默故作一副諂媚的姿態,“你做飯辛苦了吧,我給你捶捶背哦。”
“不用了,開飯了,你去叫弟弟回來吃飯就ok了。”蘇琴很溫柔地道
李墨家住在這棟高樓的最高層樓,所以李晨曦總會跑到空曠的樓頂上玩耍。
“哈哈哈...嗬嗬嗬...”,樓頂上傳來李晨曦的笑聲。李默快步走到門邊,舉手推開,眼前的這一幕他笑傻了......
在天空的藍圖下,李晨曦一邊咧開嘴樂起來,一邊蹁躚著四周人看不見的絕美舞步。那一刻,李晨曦旋轉起來舉著拇指和食指之間看著柔軟的藍天。他的目光從指間的空隙間看到了守護在李墨一家頭頂十八年的天空。
李默跑到李晨曦的背後衝著這個熟悉了十八年的天空呐喊:“啊啊啊......爹......娘......弟弟......你們一定要幸福地活著哦。”
天可真低啊,他在想,一抬手我們就能碰到老天爺的腦門。
天幕降落的前一晚,李默一家四口圍在桌上吃飯,大家高談闊論地有說有笑。他們正講著的時候,一張張幸福的臉孔昭然地顯示著。
李默吃過晚飯後,獨自一個人散步在源溪鎮的人工運河畔。源溪鎮隻有這麼一條橫貫了兩條交界路的運河。李墨走著的時候掠視一周散步的人,回頭望一眼家裏的燈光,心裏想:我們,隻不過是徘徊在源溪鎮文明裏的人,罷了。“源溪鎮裏沒有我的夢想,也不是我想象的迷人天堂。所以我像源溪鎮裏的年輕人一樣,想遠離源溪鎮出發至繁榮的北京或之類的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