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冬菇(日本一研究所認為冬菇是血管之清道夫)浸水後去蒂,一飯碗之量,加入打果機打爛。
4.加山楂粉(據認為可平血壓通血管)二兩及水若幹於打果機,打爛成薄漿。
5.加丹參粉(據認為是冶心肌梗塞之有效藥)二兩於打果機加水,打爛成薄漿。
6.加黃芪粉二兩及水若幹於打果機,打爛成薄漿。
7.將此薄漿倒在鍋中煮滾後,倒在瓶中,置人冰箱,分五六天與燕窩同於早飯前煮食之。
第5節 打造自己的健康智慧工程
人生大廈正如真正意義的大廈那樣“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健康的基礎工程,即生理養生。目前最受重視的還是“祖傳”(中醫養生)的“四道”,即“動養之道,靜養之道,食養之道,居道之道”。
動養之道,即適度鍛煉,可活動筋骨,疏道氣血,達流水不腐;靜養之道,即適當休息,休閑,減少消耗,怡神健體;食養之道,即食飲有節,均衡營養,二便通暢;居道之道,即起居有常,使精神愉快,情緒安定。如能“不妄作勞”,慎房事、節情欲、避外邪,再輔以必要的藥物,乃可“度百歲乃去”,為人生大廈奠基。
健康的調控工程:即規律生活,凡長壽老人,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生活規律,使自己的生物鍾與大自然周而複始的生息變化規律和諧“合拍”,在極為規則的節律下運轉。在起居、飲食、睡眠、工作、學習、用腦、鍛煉、休閑,總之吃喝拉撒睡、行動坐臥走等生活各方麵都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並保持始終,讓生命的航程沿著預定的程序運轉(其中最大的“鍾”——壽命運轉正常,即可“善終天年”),實行人類百代追求的養生最佳境界——“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華佗),這已成為國際上養生的普遍追求。
健康的上層建築,即心怡寧靜,健康的核心是心胸開闊、性格開朗、情緒樂觀、襟懷豁達。無論順境、逆境都敢於、善於麵對和承受。通過平時的修心養性,做到“突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人非聖賢,豈無七情六欲?關鍵在於學會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靜的心境,這種“精神免疫”法,可使人百病不生。
健康的強化工程,即運動鍛煉,增強體質,這是防病的重要手段。“運動的作用可以代替百物,但所有的藥物都不能代替運動”;“勞動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勞動一生,可得幸福的長眠”(達·芬奇)。是的,我們身體的器官不是用壞的,而是鏽壞的。用進廢退,廢用退化就是“鏽”,故每天要活動每一塊肌肉,每一個關節。
健康的輔助工程,即興趣愛好。興趣可引發大腦生成對健康有利的α波和腦啡肽,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中的“弛”、逸的最好方式便是選擇最感興趣的休閑項目,人的才能潛力無限,被職業所限而未充分發揮。生命質量包括生存質量、貢獻質量和發展質量,新世紀應充分發揮過去被忽視的發展質量。新世紀的精神追求講究達“巔峰體驗”,即達極點的愉快,這需要興趣作引導,故每個人都要發現自己的興趣亮點,並加以利用。
健康的維係工程,即哲理養生,這是養生的最高境界。明末哲學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值得提倡。“六然”即“自處超然”:超然達觀;“處人藹然”:與人為善,和藹可親;“無事澄然”:澄然明誌,寧靜致遠;“處事斷然”:不優柔寡斷,當斷則斷;“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喪誌,輕裝再戰。“四看”,即“大事難事看擔當(能提當得起)”;“逆境順逆看襟懷”(能承受得了);“臨喜臨怒看涵養”(能寵辱不驚);“群行群止看識見”(能去留無意)。
建好自己的人生大廈,還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健康檔案,它有如下三個方麵的好處:
(1)方便病情分析。
(2)節省時間。醫生根據近期檢查報告,結合病情表現,即可做出診斷,並給予及時治療處理,不用再次檢查。我們都知道,最快的化驗檢查也要當天才能出報告,慢的要等三、五天後才可出報告。“時間就是生命”,在看病上,有時時間顯得特別寶貴。治療當然越早越好,不然有時會貽誤治療時機,而抱恨終身。
(3)減輕經濟負擔。
那麼如何建立健康檔案呢?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具體確定。例如可將病例與各類檢查報告單分開收集保管。各種報告可分門別類地粘貼起來;X光片等應該注意防止折斷或重壓,可卷成筒狀保存,有條件可把所有病史文字檔案資料輸入計算機,需要時隨時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