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修(1 / 2)

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修

出類拔萃

作者:張劍

隨著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設備的使用維修與保養的技術水平要求也必須相應提高,正確地操作設備、及時地維修設備、合理地維護與保養設備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恢複機電設備技術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隱患,保證設備的可靠性工作,發揮設備的最大潛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是礦山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在目前的礦山使用維修中存在諸多技術問題、觀念問題。現針對礦山機械設備使用維修工作的有關問題進行簡要總結,旨在引起有關人員的重視,提高維修質量,降低設備事故率。

一、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

加強操作工的專業技術培訓,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一定要按照相關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設備。為了延長機械設備的壽命,在使用方麵必須堅持實行二定三包製度(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管、包保養),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正確操作械設備。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並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操作者經濟效益與機械的使用情況掛鉤,並加強對操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培訓。

這裏需要特別指出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即環境因素對使用機械的影響。礦山機械設備大部分是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作業,作業地點經常因地質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其性能受到作業場地的溫度、濕度、地質情況、灰塵等因素的影響很大。不少單位由於忽視環境因素對使用機械的影響,未采取相應的保護性或適應性措施,致使機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甚至釀成事故。如果在工作現場采取有效的相應措施,增強操作人員責任意識,對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將非常有利。在保證設備操作人員正確使用機械設備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管理部門在管好、用好、養好的同時,實行機械設備的風險評價工作。

二、礦山機械設備的維修

加強維修人員的維修知識培訓,使其熟悉機械故障的形成過程、充分掌握機械故障特性、維修特性,采用合理的維修方法、克服盲目性維修等錯誤的維修方法,使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延長,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

機械維修包括維護保養與修理,維護保養又分為例行保養、定期保養和特殊條件下的保養。修理可分為故障小修、中修和大修等,其中維護保養屬於預防維修,修理屬於故障維修。

預防維修是建立在潛在故障基礎上的,其目的是消除和減輕零件的損傷,保持機械的完好狀態。機械中的例行保養和特殊條件下的保養是保證機械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維修工作,其主要內容為清潔、潤滑、添加、檢查和緊定等,但主要是外表性的,其對機械的性能起維持作用,因此可以認為其不改變機械的年齡和故障率。定期保養通常分為一級、二級或三級保養,主要內容為清潔、潤滑、檢查、調整和局部換件等,不同級別的保養對象和周期是不相同的,因而對機械的性能影響也不一樣,保養級別越高,維修範圍越大,性能恢複就越好,但根據機械故障的耗損性,維修不可能恢複如新,因此預防維修一般都是不完全性的。

故障維修是建立在功能故障基礎上的,其目的是排除故障,恢複機械的完好狀態。機械中的故障小修是排除運行中的局部故障,維修工作通常以局部換件、調整為主,其隻能恢複機械的功能,修複後機械性能和故障率與故障前一樣,通常稱這種維修為最小維修。機械的大、中修是一種較徹底的維修,其對機械的性能恢複較大,雖屬於修理範疇,但可按預防維修的方法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