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涼國來訪(1 / 2)

這世間之事,無法掌握的十有八九,既如此,莫不如安然處之,靜觀其變。——上官堇

暮春時節,天氣溫和宜人,和煦的陽光照下來,令人溫暖舒適,偶有幾縷微風吹過,倒平添了出行的人們幾分慵懶之感。

洛水城的城門之外,來來往往的人們絡繹不絕。進城的,出城的,皆因過了那一關卡而腳步輕快。暮春的風緩緩吹來,似乎也醺醉了這洛水城。

官道之上,清一色的護衛隊靜靜地站立著,為首的騎馬男子則目光沉遠。那男子身材頎長,生了一張頗為俊朗的臉,五官柔和,隻那額頭之下的兩道劍眉突顯出幾分英氣,兩隻深邃的眼睛裏此刻卻顯現出一絲焦急。顯然,他在等人。

今日大涼的使者便會抵達皇城洛水,而被皇帝派遣前來的,便是這敏郡王——上官鈺。為時不久,那平坦的官道上終於出現了飛揚的塵土,來人逐漸靠近。

那是一支極為華麗的車隊,車轎是低調的古銅金,周身刻著莊嚴而大氣的銘文和秀美的山水。每一頂車轎上一個不大不小的“涼”,突顯了來者的身份。車隊的規模並不大,但卻訓練有素,整齊劃一,正彰顯了大涼的大國風範。上官鈺騎著馬,看著愈來愈近的車隊,眼睛微眯,但隨即便展露了笑顏,打馬上前,朗聲道:“洛鄭敏郡王上官鈺恭候大涼使者。”

車隊中為首的一個騎馬男子迎了出來,約莫二十多歲的年紀,五官倒也頗為清秀。他拱手禮讓了一番,翹起嘴角,略顯恭敬:“原來是敏郡王,失敬失敬。”

“莫大人,本王已在此恭侯多時,請莫大人便與我此刻進宮麵聖吧!”

“幸苦郡王了,那就勞煩郡王帶路了。”莫永羿麵上掛著謙恭的笑,略微欠了欠身子。

上官鈺催著馬行到了護衛隊的前麵,勒令一聲:“回宮!”一條長龍似的隊伍便慢慢悠悠地朝著洛鄭的皇宮而去……

富麗堂皇的金鑾殿內,當今天子正頗為頭疼地聽著內侍的報告。他約莫四十多歲,麵色呈現健康的紅潤。許是上位者的緣故,他的臉色總是嚴肅而威嚴,即使是在開心愉悅的情況下,他的那一雙眼睛也始終潛藏著銳利的鋒芒,就像是一頭沉睡的師子,令人無法輕視。

“你說,平陽公主為了撿她母妃留下的玉鐲,失足落水了,至今昏迷不醒?”皇帝疲憊地開囗。

“稟聖上,榮妃娘娘派人來說,太醫已盡力救治,可……平陽公主卻像是沒有要醒的跡象!”立在一旁的內侍彎著腰,語氣謙卑恭敬。

皇帝坐在龍椅上,用手揉了揉眉心,半響,他才揮了揮手,聲音裏已夾雜了幾絲厭煩與無奈:“去,吩咐太醫院,無論平陽公主的昭月殿要什麼,都一一供應,不可怠慢。另外,讓太醫全力救治,若公主遲遲不醒,惟他是問。”

“喏,奴才這就去辦。”內侍說著,便要退下。

“慢著,還有,若公主醒了,第一時間知會我。”

“皇上放心,奴才記著了。”一旁的內侍緩緩地退下了。

皇帝坐在龍椅上,臉色是從未有過的疲憊。這一次又不知是後宮裏的哪一位下的手,隻是……阿堇(平陽公主之名)如此溫順恭良,仍免不了被人利用嗎……“唉”,已過不惑之年的帝王不禁歎了一口氣。

一介紅袍的內侍邁著恭謹的步子進來了,語氣謙卑地稟報著:“皇上,敏郡王派人來說,大涼的使者到了,他們正在殿外候著呢。”

沉思著的帝王倏地清醒了:是了,過幾天就是自己的生辰,大涼在此時前來,應是道賀。隻是……不知這大涼是否還有別的目的?他定了定神,換上了一副威嚴的麵孔,語氣沉穩:“宣!”

“宣敏郡王、大涼使者覲見!”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外殿響起。

敏郡王上官鈺邁步在前,身後是大涼的使者代表——莫永羿(大涼丞相)、左忠平(大涼將軍),一一進了金鑾殿。

“兒臣(大涼莫永羿、左忠一)叩見父皇(鄭皇),吾皇(鄭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道鏗鏘有力的聲音頓時在大殿內響起。

“平身吧!來人,賜座!”皇帝開口。

宮人們魚貫而入,開始將茶水等物置於各貴臣之桌上,細細侍奉。待一切妥當後,這些重要人物便開始了他們的談話。

“啟稟聖上,我們大涼此次前來,乃是為了恭賀幾日後聖上的誕辰。這是大涼送於洛鄭的禮物單子,請聖上過目。”說話的是莫永羿,同時將手中的單子呈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