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八 初次交鋒 小人之心(1 / 2)

目前海州逐步形成的安穩局麵,自然是在李為頗費了一番心思之下這才好不容易打開的,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他也是不可能直接拱手讓出這些根本利益的。

在他這個市長看來,現在的海州隻需要一種聲音,那就是自己的,如果再在這裏麵摻雜了什麼其它的雜音,隻怕在日後就會平地再生許多無故事端,亂局之下就得大治。如果政令不暢,又何談什麼繼續建設發展好海州,讓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縱然以後會有人說他專權,搞“一言堂”什麼的,現在的他也是顧不上這麼許多了。

隨著組織部長袁洋按照李為的主要意思,大談了一番名單上準備正式任命幹部的總體情況,隨後又高舉雙手表示同意後,市委辦公樓的小會議室裏頓時就暫時陷入了安靜。

看著自己心中這份大名單,喬小星和史達俊的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靜,一時間頓時恨意頓生,高度警覺了起來。他們倆可是明白的很,李為打的真是一手“如意算盤”,如果手中這份幹部任命名單順利通過了,依著現在的總體形勢,也算是李為先棋開得勝,在與自己這邊的較量中贏得先手之機了。

既然全市的幹部都是他李為任命的,這風聲日後傳了出來,還有哪個不死心塌地的不為李市長賣命,又有誰敢於正麵對他作對交鋒呢?

失策了,真是失策了!

喬小星不由得暗中緊握著雙拳,一時間倒也沒有什麼“好招”了。真是沒有想到,這個比自己晚幾年轉業到地方上工作的李為,這幾年倒已是無比意外的從官場上曆練了出來。

此時,縱然喬小星想著“憑空裏插上一杠子”,怎奈何這才到了海州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對於海州的幹部資源,他和史達俊還是沒有做能做到心中完全有數並實打實的掌控於手,從而真正形成自己的人脈圈,組成利益至上的小團體。

雖說現在手下也拉攏了一些人,但這些人的根基還是太淺薄了些,還是無法與李為扶植起來的這些利益代表做比較的,既然是無法短時間內為自己這邊取得好的態勢,喬小星也就在心裏盤算著,最好還是先把這份名單給攪黃了再另想它則了。

在他想來,現在時間是最最關鍵的問題,隻要給他充足的時間作準備,以後才能做好進一步拉攏收買海州的當地各勢力代表的事情。

憑著他們京城老喬家這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到時候隻怕是人人都要打破了頭也是要擠進來的,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和李為這次“究竟鹿死誰手”還真是難道了。

心中打定了主意後,喬小星這才開口道:“李市長,這份大名單,直到今天下午,我才是第一次才看到了,在此之前,袁部長也沒有找我開誠布公的交流過,想來也是以為我才到海州不久,對各方麵的情況不是很熟悉,怕給我增加什麼工作上的壓力吧!”

“說到底,畢竟我還是從部隊轉業到地方上工作的,所以向來是有話實說,不喜歡遮遮掩掩的,對於全市這次如此密集的大範圍任命幹部,我在看了這份大名單,剛才又聽了袁部長的發言後,所以在總體上還是感覺不是很好。”

“各位常委,說實話,我對這種急於求成的做法,還是感到極為不妥當的。雖說我來海州的時間不長,對這些同誌也沒有多少工作上的深入了解,但黨的組織工作畢竟不能急於求成的,這些人雖說已經以副代正主持了本單位近四個月的時間,但以我看來,這個考察期明顯還是太短了,太急促了!”

“在來海州之前,我已在W省XX市任職兩年多的專職市委副書記,主要是協助市委書記分管黨的建設工作,比如組織、宣傳、紀檢等方麵。當然了,對於人事方麵的工作,我還是有一些心得的,大家都知道,這個組織工作可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離開了幹部隊伍的建設,一切發展也是沒有根本保證的。沒有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說大了,黨的工作就無法正常展開,往小了說,我們海州黨政工作,還有經濟建設就無法搞好搞上去,這是一個比較急切而現實的大問題。”

“李市長,我想,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不能急於求成,要有完全清醒的整體直觀認識,要有一個更加穩妥的全市幹部調整任命方案,而不是像我們大家手中的這份名單,簡直就是憑空捏造後新鮮出爐的,也是日後完全經不起上級檢驗和反複推敲的。”

“袁部長,不是我要推翻你們組織部門的所有幹部考察工作,畢竟那些文字材料是一成不變的死物,難道說,那上麵隻要寫上了某某人好評,再有人大筆一揮簽了字後,就成了要讓別的同誌絕對認可的東西,這也是完全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