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此際,薛懷義攜一盒珍珠入宮進謁。武氏心忖:“此人不會蠢到不會看時候。這工夫拿一盒珠子來招人討厭,多半是想取巧。”於是,就傳旨讓薛懷義進見。
薛懷義昂首挺胸,闊步而入,畢恭畢敬的行了君臣之禮,道:“陛下連日未登朝,文武百官盡都心慌不安。”
武氏道:“朕隻是小染風疾。又不是沒有告訴你們。你捧著一盒珠子,巴巴的趕來,是什麼名堂?”
薛懷義道:“陛下若真的是染上了風疾,微臣這一盒寶珠就沒有用處了。這盒珠子名曰‘消愁解憂珠’,治得心病,治不得風疾。”
武氏輕噫一聲,走到他跟前,伸手過去,道:“拿來看看。”薛懷義雙手托著珠寶盒,呈與武氏。武氏打開盒蓋,見盒子裏麵盛著十來顆不大不小,色澤也不大好的真珠。珠子本身沒什麼特別。就蓋上了盒蓋,興味索然地道:“這些珠子平常得很。”
薛懷義裝模作樣地道:“不會啊,陛下再仔細看一看。這些寶珠生在帝王之家的池塘裏,個個身上都染有帝王之氣,每顆都是無價之寶,隻因為很多聚在一塊,反而看不出它們的真貴之處了。”武氏瞧著薛懷義,不搭腔。薛懷義又道:“這些珠子又圓溜兒又光滑,攥在手心裏,還要從指縫中間溜出去。放下來時,就沒了管束,任意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滾動。”他一麵說,一麵從盒子裏抓起一把珠子,丟在桌台麵上,嘩啦啦,珠子四下散落。
武氏道:“這些珠子和人一樣不聽管束。”
薛懷義道:“那就把它們串起來。串起來了,想戴在手上也行,想戴在腳上也行。不高興了,就丟在一邊,不理不問也不要緊。”武氏道:“愛卿有什麼妙法子把它們串成一串嗎?”
薛懷義笑了笑,胸有成竹地道:“串珠子,首先要把每顆珠子的中心打一個洞。不要可惜傷到它們。不震懾住他們,他們就不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陛下與其呆在後宮,不如走出去,呼一口氣,驟風四起,擲語落地,地動山搖。龜蛇妖魔視王者風範,必畏縮自退,彌散朝廷的妖氣也就隨風而散了。”
武氏自嘲地道:“朕真的是老了,單論氣勢威風,確實不比昔日了。愛卿說得很有道理,今後哪個再不順從朕,朕就在他身上鑿個洞,用繩子把他串起來。”略微思忖了一會,又道:“朕要在萬象神宮祭拜上天,接著還想率領文武百官去南郊王陵做祭典。規模排場要比當年的洛河大典更隆重。”
薛懷義趁機道:“我們的大軍剛剛平定了契丹,陛下威震宇內。或可效仿先帝泰山封禪,去中嶽嵩山封禪,以示神威。”
武氏一想,“這是個好主意。當年高宗泰山封禪,不光朝中文武百官全都跟了去,還召集了各州的都督、刺史,宗室外戚。護衛儀仗近十萬。我可以借封禪之機,宣布冊立太子。那時,幾萬精兵護衛在近,便是有人不服氣,也不敢作亂。”她一念至此,便對薛懷義道:“傳朕的旨意。朕要赴中嶽嵩山封禪。具體事宜和日期另議。你為朕出了一個好主意。這次朕要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