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回第十八節死裏逃生—與子相扶走千裏(1 / 1)

三人急奔了一程,走到午間時,來到一座小鎮,找了一間小飯館用飯,向店家一打聽,得知向日部一行番僧早晌已經從這裏過去了。那個胡人女子卻不知所蹤,沒有人看見她從此地經過。三人都說奇怪,那胡人女子騎著那樣一匹惹眼的駿馬,若是從這裏過去,不會沒有人注意。

萬劫道:“她該不會跟在我們後麵吧?”不料,話聲甫落,忽然遠處馬蹄聲響,疾馳而來,頃刻之間已到了飯館門外。徐承誌神色有變,道:“義弟,定是她來了,快出去叫住她,請她進來說話。”

萬劫點了下頭,起身離座,身形微晃,向門口掠去,將要邁足出門,隻覺眼前一花,一支飛羽向他麵門射到,若是常人勢必難以躲過,身遭‘箭穿雁嘴’之厄,可他身負絕學,一把抓住了箭羽,箭尖離他麵門隻有不到兩寸的距離,當真驚險。萬劫接住劍,飛步而出,叫道:“姑娘不要誤會,我們不是壞人,請下馬說話。”

可是,馬蹄聲早又響起,那胡人女子在馬背上回過身來,瞅了萬劫一眼,就繼續加緊催馬遠遠地走掉了。

徐承誌也走了出來,走到萬劫身後,問道:“沒受傷吧?”萬劫道:“她把我們誤當成壞人了。”把抓在手掌裏的箭羽遞給了徐承誌。徐承誌看那箭羽與尋常之物大不一樣,箭長僅五寸,箭頭非鉛非鐵,而是小動物的白骨,包著一層薄鐵,錐型的鐵尖帶有倒鉤,箭頭顯然淬過毒,氣味辛辣刺鼻。萬劫道:“聞氣味就知道是藜蘆和斷魂草配了五花蛇的毒。西域人狩獵習慣在箭上淬毒,再大的猛獸中了箭,逃不多遠就會死掉。”徐承誌道:“她這支箭這麼短,如何發射?”萬劫道:“我剛才沒看到她用弓射箭,多半是用了機簧之類的東西,這麼厲害的女子,諒那些番僧想捉住她,也不容易辦到。”

三人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又繼續趕路。行到晚間,忽然看見路邊橫放著一具死屍,萬劫搶先走過去,招呼道:“義兄快來看,這裏有一個死了的番僧。”徐承誌走過去看時,認出正是頭一天跟著向日部和春日部一塊去酒樓吃飯的四個年輕番僧中的一個。這人剛剛死去沒有多久,屍身還沒有涼透。萬劫從屍體的背部拔去一支很短的箭羽,遞給徐承誌,道:“是她!”

海文文擔憂地道:“不知道她現在怎樣了,有沒有被那些番僧捉住。這一塊地上有很多人的足跡,看起來似是有人在這裏打鬥過。”

當下三人就散了開來,徐承誌看到遠處有一個溪穀,就尋著足印向那溪穀走去。當他走進溪穀入口時,隱約聽到遠處傳來人語聲,有兩個人踩著亂石往他這邊走來。有個人道:“好不容易捉到了她,不能輕易就殺掉。”又有一人不服氣地說道:“為什麼不殺了她?為常羅師弟和師叔的徒弟妙羅報仇有什麼不對?”先頭一個人說道:“你沒聽師父說嗎,這個妖女是龍甲老賊的孫女。我們捉到她,等我們找到龍甲,就用他孫女的性命要脅他交出他奪走的《萬象神功》秘笈。我們師父奪回秘笈,回到我們的地方,師父就可以做西域佛教的掌教長老了,那是多大的榮光啊!所以,比起為死掉的兩名同門報仇,孰重孰輕還用說嗎?”

徐承誌聽得入神,忽然發覺背後有人接近,猛的回頭,見是萬劫,方才放心,他問萬劫,海文文去哪兒了。萬劫在他耳邊答道:“海姑娘繞到穀後去了,我不放心你一個人。”徐承誌道:“多謝。”指著穀中說道:“他們捉住了那位姑娘,現在都在這個穀中,我們想辦法遛進去,把人救出來。”

萬劫道:“我想到一個好辦法,可以救人,現在天還沒黑,不好行事,等天黑了,才可以行動。”

徐承誌道:“義弟武藝高超,我自是信得過。可是那兩個叫向日部、春日部的番僧武功也甚是了得,你與他二人交手時,須多多留神。”萬劫胸有成竹的樣子笑了笑,道:“義兄不必為我擔心,這幾個番僧奈何不了我,義兄藏好了,千萬不要被他們發現了。”

他二人藏身在草叢之中,離穀口不過隻有十幾二十丈遠。先前說話的那兩個人在穀口附近拾了些幹柴、樹枝,這會兒升起兩堆篝火。三個年輕番僧圍著一堆火。向日部和春日部還有被他們捉住的胡人女子圍著另一堆火而坐。那胡人女子雙手被捆在背後,動彈不得,火光映著她的臉龐,看得到她的臉上有掩藏不住的焦急和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