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希望之城(下)(1 / 2)

對於生命、人類......這些複雜到極致的係統,永遠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無論是這些針劑還是人類社會的狀態都是如此。

遊魂們的身體也在不斷適應體內的喪屍病毒,喪屍病毒也在不斷進化或者退化。SPERA無法準確預測遊魂們對藥劑的反應,同樣沒有什麼專家可以預測人類社會的走向。

存在先於本質,道德、法律、情感、藝術......這世界上不會有什麼永恒或者絕對正確的東西。

有誰能猜透真實的曆史?誰會想到,隻是因為一個聯邦營長在戰鬥中的犧牲就莫名創造出了一個反權威人格的英雄之子?而僅僅因為他那毫無”社會適應性“的病態人格卻導致了整個星域格局大洗牌,迎來新秩序的結果?

和大多數“凡人”們想的並不一樣,事實上,這世界並不是高社會適應性的“正常人”所創造的。高社會適應性的本質就是一個人同身邊人群的高度同化。同化的東西便不會為群體帶來變化。遊魂雖眾,但每個遊魂都完全是一模一樣的行為。哪怕數量再多,他們所能做的也隻是一個遊魂的事情。隻不過增加了人頭上的效率。思想、能力、認知、意識等等條件全部一模一樣的人湊在一起,製造力可以翻倍,但創造力卻等同於隻有一個人。這和遊魂沒有區別,最終也隻會淹沒在庸眾的海洋之中。

於是這種社會適應性就變成了一種諷刺,因為他無法帶來群體的改變,所以他對群體反倒沒有意義。

那些油腔滑調,頗懂家長裏短、人情世故的“人類精英”其實就像是東湖州漁船底部那些寄宿在人類文明大船上的牡蠣。它們遊得快隻因為這船跑得快。它們辛辛苦苦的繁殖,而它們的“創造品”就是更多的牡蠣。

而一旦有某個相對特殊的“牡蠣”喊了句“人類文明這艘大船之所以越遊越慢,就是因為它們這些垃圾牡蠣拖了後腿,拖慢了速度。”這些家夥便會憤怒的一擁而上,用它們的油腔滑調去詆毀它,用它們的人情世故去壓垮它。拚了命的製這個牡蠣同類於死地。哪怕搞死它的過程中會不小心鑿穿人類文明這艘大船的船底也在所不惜。因為它們必須給自己的生命價值討個說法,一定要為自己的人生賦予冠冕堂皇的意義!雖然它們什麼都不是,碌碌無為的一輩子也隻是拖過別人的後腿。

話雖如此,可人類畢竟不是牡蠣。這世界上卻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沒有兩個外形完全一樣的雞蛋,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格。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下去......豈不是每個生命都很另類,都很有個性?那這個世界將擁有什麼樣的生機和多少種無法預估的可能性?

什麼樣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完美世界?性格各異和利益紛爭下的混亂,秩序和同化之下所導致的平庸?

從零開始的“希望之城”......

天空格外的湛藍、清透,映在唐雲的眸子裏也將他的眼眸顯得格外的清澈、明亮。不知不覺之中,唐雲心中莫名生出了一股無法言喻的迫切期待。希望之城寄托著自己的希望,也許......當然,麵對世界的不確定性時,很多事情隻能說成是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