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子大人有所不知,即便是這種程度的接受求和,我們依舊要頂著教廷的巨大壓力......”
“聖子大人,你,你回來了!”
“聖子回來了!聖戰要結束了!”
“聖子大人的慈悲心,原罪遠征軍將士,伊瑞星百姓和所有參戰貴族勢力將永遠銘記於心!”
......
馬庫斯將軍本身也是出身貴族。16歲以後在教廷學習原罪教教義時才脫離家族,徹底追隨教廷的。雖然他忠誠於教廷,但他同樣沒有將伊瑞星的各處貴族豪強當作敵人。教廷處心積慮了近百年,一代又一代教皇拚命宣傳聖戰,圖的什麼?不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最終造成一種可以將伊瑞星所有力量集中控製於一處的形勢麼?當聖戰變成了一種“信仰”,當Z0星門的控製權流入自己手中,教廷不就迎來了那拖延了四百年之久的大一統完美國度了麼?
可因此造成的損失,死傷的戰士和平民......在所謂的“王”的眼中又算得了什麼?沈飛不也說,“王”就要背負“王的命運”麼?諷刺,諷刺!真是何其苦難的“王的命運”呢?
表麵來看,聖戰的戰局是一邊倒的態勢。但事實上,原罪遠征軍也快堅持不住了。在不論是非對錯的情況下戰爭的本質就是相互摧毀,哪有真能占便宜的一方?就算勝利了,除了己方的戰損,它掠奪來的不也就是一片戰後的廢墟麼?
戰爭永遠都是如此,戰爭從未改變。生而為人,就要背負人類的原罪。而戰爭......也必然因這原罪而起!
舊曆早些時候甚至有些蠢到不能再蠢的經濟學家認為戰爭可以促進經濟,打壞了東西,社會就會繼續去造。破壞了物質過度豐富的環境,重新洗牌,促進購買力。重建的工廠和各種服務設施又解決了就業問題。且不提戰爭所造成的苦果,單純說經濟的話。的確,戰爭摧毀了東西,國家需要重建,百姓會重新購買所需的物品,當然,其本質也是某種重建。這些行為導致舊曆期間相當一部分戰後國家迅速發展。但事實上這種邏輯何其荒謬?如果毀滅就能促進經濟,那需要戰爭麼?我們自己把它都砸了、毀了、燒了不就得了?
假設沒有戰爭,這些原本會進入戰後這些恢複性工廠或其他設施裏工作的人就會在市場經濟的左右下自然的尋到其他行業。過剩的勞動力很可能會開拓出新的行業,新的經濟模式。而不可能是持續的低迷。因戰爭而損失的資本也可以投入到其他新的行業,甚至是科研項目中。毀滅,隻可能帶來全人類文明的退步。
而那些真正得益的人,不是政治家就是軍火販子吧?最多也就是控製不住因貧富差距的政#府,無法抑製因過剩勞動力而引起罷工,卻又無力解決的失敗資本家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