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慕的失敗使他陷入了墮落,不思進取,整天遊手好閑。正如古希臘學者柏拉圖所說,“遊手好閑會使人心智生鏽。”或許南宮慕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明白生活還是要繼續,不應該活在過去中。於是,他決定發憤圖強,決定去省城考國重。然而,由於自己擅長的英語沒考,數學卻考的奧數,南宮慕最終落敗。失望又一次侵入南宮慕的內心世界,因此,他想要通過去外省旅遊來散心,同時也可以開拓視野。他在少數民族區體會風土人情,品嚐三味茶,明白了人生必經酸甜苦辣,更重要的他學習到了這些酸甜苦辣的經曆本身才是真正值得回味的,而不是快樂與失望。他在古鎮裏穿梭,看著小橋流水,感到了輕鬆愉悅。對比著城市中車輛的川流不息,他感到了厭惡。實際上南宮慕也在古鎮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一種超乎世俗的氛圍熏陶,使得他越發地想要批判社會,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也使他更加地清高,自命不凡。他在古道上騎著駿馬奔騰,讓他體驗了英姿颯爽,與駿馬兄弟的相處很快樂,也很快過去了。他在河裏穿梭,坐在蕩漾的小船上,眺望著遠方的風景,讓他活在了美景中,與快樂女神進行直接對話,使他似乎忘記了失望與墮落。他在雪山上攀登,使南宮慕體驗到了登山的艱辛,更讓他體會到了人間的艱辛,也明白了要學會堅持,勝利才會在遠方等待你。
有時候我們難免因為生活的不適而陷入墮落,但是請不要因此放縱自己,這樣不僅不能使自己的痛苦得到緩解,反之則會越來越沉溺於痛苦中,甚至活在抑鬱中。這或許就是心理暗示之父愛彌兒柯爾的努力反向效應在實踐中的運用吧。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思考呢,親愛的讀者們或許你們要問我怎樣換角度思考呢?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柯爾先生,他曾向人們指出每天都要向自己做積極的自我暗示,充分發揮潛意識的作用,但切忌不要去使用意識。也許這些心理學你們聽起來會很抽象,但是我確信聰明的讀者們會通過自己的實踐來明白。就這麼簡單嗎?我相信這也是大多讀者的問題。當然不是,我們不僅僅需要自我暗示。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說過我們要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因此,我們在墮落中要勇於反抗,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初中,這個我們走向青春期的標誌,這個我們心智變化的分水嶺。它或許就像那燃燒的火炬,讓我們為之奔跑,引領著我們走向遠方。稚氣未脫的我們在它的指引下逐步走向成熟,最終成為生命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刻在我們心中供我們緬懷的記憶。南宮慕在初中是在磨礪中前進的。
南宮慕雖然在旅行中學到了許多,也從墮落中走了出來,然而,也使得他在自命不凡的泥潭中陷得越來越深,性格變得更加地偏執,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他的孤僻。當然在同學們的眼中,這種孤僻清高偏執的人必然是不合群的,所以同學們討厭他,孤立他。在初中三年中,南宮慕幾乎跌入了一個人在生活的河流,也由於過分的仁慈被同學欺負。可是他仍然執迷不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甚至偏激地認為仁義善良的人不適合這個社會。他在同學們的孤立欺負中,已無心學習,最終也造成了中考失敗的必然性。我知道大多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會堅持不住而抑鬱,南宮慕是怎麼挺過去的呢?原因很簡單,我相信大家記得我在前麵曾講過性格決定成敗,他始終是一個偏執的人,所以他必不可少的要堅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南宮慕信仰的支撐,或許大家會想到宗教信仰。很抱歉,錯了。南宮慕的信仰是獨特的儒家道統。他確信儒家道統是這天地萬物的真理,道統會支撐著他向前,同時也會幫助他走向成功。
清高並沒有錯,往往取得成就的人就是那些清高的人。他們有信仰,有著自己的奮鬥目標,精神支柱和精神領袖,任憑外界怎麼看他們,他們始終堅守自我。真正的清高是在與人們能夠在求同存異中和睦交流,同時又保持著自己內心的信仰,堅守自我。而不是像南宮慕一樣雖有信仰,卻做一個異類,這樣是假清高。性格真的很重要,還是那句話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成敗。我們要在實踐中學會變化,多與他人交流共處,這樣才會使我們造就開朗和懂得變通的性格,從而走向遠方。思想很重要,據馬克思主義所說思想影響政治經濟,同時優秀思想又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增強我們的精神力量,促進我們的全麵發展,是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因此,我們需要有信仰,希望大家能夠改變自我,閱讀儒家經典,從而形成我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