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開民間投資之門(1 / 1)

打開民間投資之門

卷首語

在世界的期盼和猜測中,中國2014年GDP終於塵埃落定:增長7.4%。

7.4%可以說是本世紀最低的增長率,中國經濟已經正式告別了高速增長的軌跡,步入中高速增長。近年來,世界經濟低迷,舉步維艱。就世界範圍而言,7.4%的增長率也是非常高的增長率了。但中國人口眾多,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靠發展來解決。因此,如果發展速度過低,勢必會影響中國的改革進程,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影響中國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進程。

支撐中國現有經濟結構的是三駕馬車。

由於世界主要經濟體複雜多變,前景不是很樂觀,中國出口形勢依然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增加;內需這幾年雖然不斷增加,但由於社會綜合保障體係尚未完全建立,傳統企業升級轉型尚未完成,經濟增速降低等方麵的因素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力度非常有限,要依靠消費大幅拉動經濟發展也不是很現實;投資,一直在GDP的大戲中擔任主角。近年來更是居高不下。但當下的投資,主要是政府主導。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政府投資主要圍繞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建設方麵,結構單一,效率低下,單純依靠政府投資難以為繼……

到了激活民間投資的時候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必須深化改革,要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隻手,啟動“雙引擎”。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藏富於民,民間投資潛力巨大。民間也早已摩拳擦掌,準備投資國家政策允許的方方麵麵。啟動“雙引擎”,激活民間活力,促進民間投資,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政策的落地。包括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老“36條”的各種支持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已經頒布多年,但很難落到實處。目前民間投資仍然處於混沌期,要想刺激民間投資,必須有鋼性政策的支持和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的有力推動。

啟動政府和民間投資“雙引擎”戰略,這是中國民間資本的曆史性機遇,也是中國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必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