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有信念,長風破浪向前(3 / 3)

喬治·費多解釋說:“這樣我才聽不見別人的罵聲,也不會太傷心。”

(第四節 絕境中,尋找一線生機

芸芸眾生,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毫無波瀾的,在人生的長河中總會遭遇一些風浪,甚至會進入令人痛苦不堪的絕境。在絕境中,人往往會對自己說放棄,從此一蹶不振,成為生活中的失敗者,痛苦不堪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但有成就的人,在絕境中從來不會對自己說放棄,他們總是尋找絕處逢生的機會,哪怕隻有一線生機,他們也會牢牢抓住。他們用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向命運挑戰,最終戰勝了絕境,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困境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你隻有微笑著去接受它,打開它,你才能真正地享受到上天的恩賜。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倫敦市郊一個貧困的鐵匠家裏。他的父親收入菲薄,還經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的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有時他一個星期隻能吃到一個麵包,當然更談不上去上學了。

法拉第12歲的時候,就上街去賣報。一邊賣報,一邊從報上識字。到13歲的時候,法拉第進了一家印刷廠當圖書裝訂學徒工,他一邊裝訂書,一邊學習。工作之餘,他就翻閱裝訂的書籍。有時甚至在送貨的路上,他也邊走邊看。經過幾年的努力,法拉第終於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漸漸地,法拉第能夠看懂的書越來越多。他開始閱讀《大英百科全書》,並常常讀到深夜。他特別喜歡電學和力學方麵的書。法拉第沒錢買書、買本子,就把印刷廠的廢紙訂成筆記本,摘錄各種資料,有時自己還配上插圖。

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丹斯來到印刷廠校對他的著作,無意中發現法拉第的“手抄本”。當他知道這是一位裝訂學徒記的筆記時,大吃一驚,於是,丹斯送給法拉第一張皇家學院的聽講券。

法拉第懷著極度興奮的心情,來到皇家學院旁聽。作報告的正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聽戴維講課。回家後,他把聽講筆記整理成冊,作為自學用的《化學課本》。

後來,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裝訂的《化學課本》寄給戴維教授,並附了一封信,表示:“極願逃出商界而入科學界,因為據我的想象,科學能使人高尚而可親。”

收到信後,戴維深受感動。他非常欣賞法拉第的才幹,決定把他招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奮,很快掌握了實驗技術,成為戴維的得力助手。

半年以後,戴維要到歐洲大陸作一次科學研究旅行,訪問歐洲各國的著名科學家,參觀各國的化學實驗室。戴維決定帶法拉第出國。就這樣,法拉第跟著戴維在歐洲旅行了一年半,會見了安培等著名科學家,長了不少見識,還學會了法語。

回國以後,法拉第開始獨立進行科學研究。不久,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1834年,他發現了電解定律,震動了科學界。這一定律,被命名為“法拉第電解定律”。

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學,從一個連小學都沒念過的裝訂圖書學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學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稱讚法拉第是“到現在為止最偉大的電學家”。

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在他的書房裏看書時逝世了,終年76歲。由於他對電化學的巨大貢獻,人們用他的姓-“法拉第”-作為電量的單位,用他的姓的縮寫-“法拉”-作為電容的單位。

很難想象,法拉第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竟然能成為一位著名的電學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尋找機會。假如他不愛學習,在印刷廠像其他人一樣,那麼他也不可能得到丹斯的賞識,也不可能得到戴維教授的幫助。所以,不管環境有多麼艱難,也要尋找機會,萬不可放棄。

下麵有一個絕處逢生的故事:

1959年,美國人維瑞爾與妻子羅娜帶著6個孩子去沙漠遠足,他們不在人們經常往來的道路上行駛,卻鋌而走險,走上一條小路。他們的去向事先沒有通知任何人,然而,卻遇上了危險。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汽車無路可走,維瑞爾在試圖拐彎時撞到一塊帶有棱角的石頭,碰壞了水箱,水開始向外流。又行駛了16千米後,水箱裏的水就開始沸騰了。這一家人既無飲用水,又無食品,僅有水箱裏殘存的一點兒混有防凍劑的冷卻水,這點兒水被他們一人一口就喝完了。

頭腦清醒的羅娜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首先,讓孩子們在汽車的陰影下休息。接下來,與丈夫將兩條毯子裁成條狀,組成“SOS”字樣。字樣組好後,就卸下倒車鏡準備借用陽光的反射向空中的飛機發出求救信號,將備用的輪胎浸透了油以便隨時點燃作為求救的信號。然後,將四個輪胎罩放在地上準備采集清晨的露水。從那以後,白天,她把丈夫和孩子們的嘴唇及皮膚上的水皰都塗上口紅,在發現沙漠表層下幾厘米處較陰涼時,又將孩子們的身體埋在沙子裏,還將他們臉部用東西蓋上,然後將自己也埋在沙裏。除此之外,她還折斷近處的一棵小樹,剝去樹皮吸樹液。由於中午氣溫過高,孩子們臉上的皮都破了,夫妻倆就收集小便,用破布抹在孩子們的臉上借以降溫,讓孩子們吃一盒無毒的澱粉糨糊。找不到水時,就將仙人掌切開在火上烤,吸水滴借以解渴。

老天並沒有辜負他們的努力,三天以後,搶救隊發現了他們的求救信號,他們終於得救了!

上述中的夫婦及孩子可謂是身處絕境,在絕境中,他們並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而是尋找一切可以走出絕境的機會,他們發出求救信號,盡量讓自己處於陰涼處,並且用仙人掌滴水解渴……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得救了。

絕境,讓那些不放棄的人變得更加堅強;絕境,讓希望撐起成功的旗幟;絕境,激發了人們勇往直前的動力……

絕境,在很多時候,如果你害怕去麵對它,它就會變得更強大;但是如果你勇敢地去麵對它,並且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時候,絕境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笑看生活

莫非是一位詩人,有一次他應邀到北京某大學中文係作家班進行學術講座。講座開始之前,他和學生們聊得非常愉快。

講座開始了,當談到自己的詩作時,發現自己準備的詩稿放在一個學生的桌子上了,於是他便走下台去拿詩稿。

這間教室裏有幾級台階,莫非拿著詩稿往講台上走時,一不留神,被腳下的台階絆了一下,他想極力穩住,可是沒成功,一個趔趄,摔在台階上。

在座的同學們忍不住笑起來。

隻見莫非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轉向同學們,指著台階說:“你們看,在生活中,上一個台階是多麼不容易呀!作詩也是這樣!”

同學們對他的話報以熱烈的掌聲。

心靈導航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總有失意的時候,難免會喪失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保證,如何建立自信心,下麵九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1.挑前麵的位子坐

在各種場合中,後排的座位總是先被坐滿。大多數人都喜歡占據後排座,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太顯眼”,事實上他們是缺乏信心。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如果想取得成功就要敢於坐到顯眼的地方去,因此,挑前麵的位子坐有助於建立自信心。

2.練習正視別人

一般情況下,不正視別人意味著:在你旁邊,我感到很自卑,感到不如你,怕你;躲避別人的眼神意味著:我有罪惡感,做了或想了什麼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怕一接觸你的眼神,就會被你看穿。正視別人等於告訴對方:我很誠實,而且光明正大。在他人肯定的眼神中,你就會找到信心。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改變走路姿勢與速度,可以改變心理狀態。身體的動作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通常情況下,那些遭受打擊、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的,完全沒有自信心,而那些走起路來比一般人快,像跑一樣的人則表現出超凡的信心。因此,抬頭挺胸走快一點兒,你就會感到自信心在滋長。

4.練習當眾發言

不論參加什麼性質的會議,每次都要主動發言,也許是評論,也許是建議或提問題,不管是哪一種都不要例外。如果一直不發言,就會越來越沒有自信;如果盡量發言,你的意見總會得到某些人的認可,在他人的認可中,你就會慢慢地增強信心。

5.咧嘴大笑

隻要你咧嘴大笑,你就會覺得美好的日子又來了。值得注意的是,笑就要笑得“大”聲,半笑或不笑是沒有用的,露齒大笑才能產生功效。因為大笑不僅能給自己很實際的推動力,還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因為在笑聲中,你就會慢慢地重拾信心。

6.每天照三遍鏡子

清晨出門時,對著鏡子修飾儀表,整理著裝,務必讓自己外表達到最佳狀態,滿意地笑一笑;午飯後,再照一遍鏡子,修飾一下自己,保持整潔;晚上就寢洗臉時,再照照鏡子,安心地睡個好覺。

7.學會使用肯定的措辭

價值判斷的標準是非常主觀而又含糊的,常使用有價值、肯定的措辭,可以將一個不利於自己的事實完全改觀,從而驅除自卑感,增強自信。

8.做自己能做之事

做自己能做之事,就會很快地達到目標,一次又一次地達到目標就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自信心。如果製訂一個大目標,就像跑馬拉鬆一樣,身體會疲倦,越到最後,越難以達到目標。所以,應該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