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協會基於李先生的申請派專人去處理保護鴿子子的“大事”,保證鴿群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回歸大自然,活動整整持續了三天。在這三天中,各新聞媒介對捕捉、保護鴿群的行動爭相進行了連續報道,從而使得社會公眾對此新聞事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用極大熱情關注著活動的全過程,而且消息、特寫、專訪、評論等報道方式將這件“閑事”炒成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把公眾的注意力全吸引到奧利斯公司和它剛竣工的總部大廈上。此時,作為公司的首腦,當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免費宣傳公司形象的機會,他們充分利用專訪頻頻在電視、報紙、廣播中“亮相”的機會,向公眾介紹公司的宗旨和經營方針,更加深入了公眾對公司的了解,從而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結果可想而知,活動大獲全勝。
這個時代是一個炒作的時代,炒名人、炒影視、炒書籍、炒樓盤、炒股票、炒古董、炒汽車、炒足球……它給人的感覺是天下萬物就像炒花生、炒瓜子那樣,莫不能炒。
腦白金廣告是大家都熟悉的,而它炒作的功夫更是讓人叫絕。
很多人認為腦白金廣告不但製作粗糙,表情庸俗,幾個小醜式的卡通人物以誇張的表情,反複唱“送禮還送腦白金”,讓人感覺沒完沒了。用語太過直白,既沒有詩情畫意,也沒有文化內涵,畫麵既不美輪美奐,也沒有氣壯山河的衝擊力。至於情節,幾乎談不上,就是扯著嗓子幹。其手段之拙劣,聲音之枯燥無味讓人忍無可忍。在某刊物評出的最惡俗煩人的廣告中,腦白金廣告高居首位。
然而,猶如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的悖論一樣,腦白金卻賣得特別好,廣告“濫”但產品卻能賣得好。為何?
盡管當電視機裏一響起麻雀鬧窩似的“今年過節不收禮,要收就收腦白金”時,人們就大多條件反射式地調轉節目頻道。可當人們走進商品琳琅滿目的大商場,迷茫於給親戚朋友送什麼禮時,同樣條件反射地想起了這幾乎把所有人腦袋撐破的廣告詞。送禮,不送腦白金送什麼呢?
這是一個傳媒能使人發財的年代,媒體能夠利用雞毛蒜皮的瑣事製造出成千上萬個明星,自然也製造出無以數計的明星企業和企業家。所以,“小豬”們要想迅速走向成功,就必須具有借助媒體進行炒作的智慧,緊跟時代的步伐,製造一些熱點事件、熱點人物、創造新奇概念,挖掘提煉新聞,繼而引起媒體的注意,進行炒作,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從而借助媒體的力量一飛衝天。
文1:大標題:炒作讓你聚集更多人氣
文2:認識炒作
文3:炒作就是有意通過透露某種似是而非的緋聞或異常現象來吸引媒體報道,以使自身達到某種得名或獲利的目的,沒事找事的事件營銷。炒作是把雙刃劍,運用好了能起到很好的宣傳和美名,運用不好會讓目標客戶反感。
文4:炒作的必要性於技巧
文5:炒作的必要性
文6:沒有“炒作”就不會有較大的關注度
文7:炒作能夠使你身上的美德被大家發現
文8:炒作,是一種符合法律法規的正常的經營手段
文9:炒作的技巧
文10:炒作的目的是製造噱頭,吸引讀者的關注,最終提高物品的發行量或網站的點擊率。
文11:炒作的竅門是充分利用人們愛爭吵的惡習和窺私欲、揭私欲,發揮作者的製造力和想象力。
文12:炒作的特征是故意的引發爭議,使自己的話題在一段時間內流傳於各大網站報章頭條,借此為自己宣傳最新作品,從而達到最終目的。
By06019
735
(197-198)
順勢而為,借時勢而成氣候
孫中山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荀子曾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雖然說法不同,但意思是差不多的:成就事業者,要認清形勢,借勢而動,順勢而為,唯有如此,方能有所作為。如果一味與發展趨勢逆向而行,隻能輸得一敗塗地。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一頭水牛正在離大河口不遠的大樹下休息。這時飛來一隻陽雀,落在一棵樹上,親熱地同水牛打招呼。
水牛問:“今天怎麼有空到這兒來玩啊?”
陽雀說:“我不是來玩,是來喝水的。”
水牛樂了:“你喝水也值得到大河來,隨便一滴水不就夠了嗎?”
陽雀卻笑著說:“你信嗎?我喝水比你喝得多呢。”
水牛哈哈大笑:“怎麼會呢。”
陽雀說:“咱們試試看,你先來。”它知道馬上就要漲潮了。
水牛伏在河邊,張開大口,用力喝起來,可不管它喝多少,河裏的水不但不少,反而多了起來。水牛肚子圓鼓鼓的,已經喝不下了。
等到潮快退的時候,陽雀飛過來,把嘴伸進水中。水退潮了,陽雀追著去喝。
水牛傷心地說:“你個頭不大,水卻喝得不少。”
“你服了吧?”陽雀笑著問水牛,然後振翅飛走了,留下大水牛呆呆地望著河水,它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是這樣。
故事中,小陽雀能夠輕鬆打敗大水牛,也在於它懂得借用自然規律,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