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戰爭與人(2 / 2)

行了約有半個時辰,郭奕隨著於禁的腳步正好到了庖廚之地,望著不少士兵開始排隊打飯,於禁領著郭奕也從一個大木盆中領了一個大碗,一雙筷子,郭奕也連忙有學有樣的領了一副。

打飯的隊伍井然有序,並沒有插隊或哄搶者,就是於禁在此排隊,大家最多是打個招呼就完事,多是習以為常。

當輪到郭奕時,軍中的夥夫看了他一眼,給他盛了滿滿一大碗粟米粥,塞到他手裏三個粟米餅,嘮叨道:“年輕多吃點,好有力氣殺敵。”

感受到那溫暖的關心,郭奕連忙點頭道謝,隨著於禁找了一塊幹淨的石頭上便坐了下來。

看到於禁狼吞虎咽般的吃相,郭奕也感覺實在是有些餓了,狠狠的咬了一口手中的粟米餅,不想太硬,咬了半天隻覺累的腮幫子都酸了。

看到郭奕一副難以下咽的樣子,於禁好笑地說道:“看來這幾日你跟著曼城都是吃的小灶,不然早就該熟悉這軍中食物了。”

郭奕羞赧的點了下頭,於禁不以為意接著說道:“多吃點吧!軍中少油,少鹽,打仗的時候更是吃了這頓沒下頓,隻有習慣了這種吃法,以後才不至於行軍的時候被餓死。那個時候若是逼急了,還有什麼是吃不得的?”

聽到於禁的歎息,郭奕忽地想到之前他父親和他說過的事情,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在徐州、濮陽與陶謙、呂布作戰,戰爭加蝗災,“是歲,穀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與呂布在濮陽作戰時,將家屬還溫,時歲大饑,人相食。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劉備被呂布襲取徐州後,收拾散卒跑到廣陵一帶,備軍在廣陵,饑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易子而食,也隻有在這亂世才會出現,郭奕低頭看著手中的食物,忽然像餓死鬼投胎一般的吃了起來,隻要能吃飽,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吃完了飯,於禁又帶著郭奕在軍營裏走了起來,不過嘴裏的話也多了起來,“小奕,我要一定要占據博望,因為占據了那裏,等於就堵住了劉表北上之路,到時隻要加以修葺,樊城必將是我軍的一個重要據點。”

郭奕有些愕然的看著於禁,不解地道:“伯父莫不是在考校郭奕,博望地勢低窪,西臨汗水最大支流白水河,若是雨季,隻要敵人掘河,逃無可逃,那不成為一座死城,古來今往,皆不以博望為據,便是這個道理。”

於禁老臉一紅,他哪是考校郭奕,隻是有感而發,想為出兵博望找個冠冕堂皇借口,沒想到郭奕的一番話卻將他的想法反駁的一無是處。

於禁裝作一副欣賞的樣子,心裏嘀咕,嘴上卻考校似地問道:“那劉備此次將如何紮營,我方若掘白水河,他豈不無路可逃?”

郭奕雖覺著於禁的問題有些白癡,但仍然條理清晰地道:“伯父此言差矣,今年少雨,白水河必然低窪,就是掘了也無甚作用,空耗人力,況且劉備此次出征新聘軍師徐庶,其人善謀,必然會將博望以東地高之處為據。”

於禁連忙將郭奕的這番話記在心裏,無心插柳柳成蔭,兩人的對話看似簡單,不想十年之後,於禁想起郭奕的那番話時,成功的避免了被水淹的結局,逃得一命。

感覺到在軍略上,郭奕的確見解獨到,絕非紙上談兵之輩,於禁連忙轉移話題,不想再拿著自己的短處和別人長處比較,“小奕,你父親行軍作戰之時,最喜歡琢磨人性,往往從對方的弱點出發,一擊而中。你和夏侯將軍相交不深,他呀,有些急躁,不過在你父親手底下時,那可是服服帖帖的,大字都不敢亂說一個。”

提到郭嘉,郭奕不由的想到了他在這方麵地對自己的教導——戰場上在對手的弱點中找到進攻點,並不斷地變化,出其不意,讓對手疲於奔命,然後攻其不備。日常交往中重視對方的優點,更要注意他的缺點,人無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再好的玉和金子都有一個斑點,人的缺點有時正是他優點。

聯想到夏侯惇的特點,想到博望的地形,郭奕愣在了當地,隻覺自己好像抓住什麼。他緊皺著眉頭,苦思冥想了半天。直到於禁突然發覺自己說了半天,身邊卻沒人符合後,連忙回頭尋找郭奕,時卻看到郭奕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的站在原地。

於禁走上前,拿手拍了郭奕一下,不解地道:“小奕,你在想什麼呢?莫不是還在生夏侯將軍的氣。”

“生氣,生氣!”郭奕喃喃的說了兩聲,忽地眼睛一亮,不由自幼地跳了一下,一啪巴掌,興高采烈的喊道:“我明白了,哈哈,原來如此,好個徐庶,竟然是如此行事。”

於禁愕然道:“小奕,你想到了什麼?”

郭奕一臉狡黠道:“天機不可泄露,伯父,多謝你的提醒,我要回去準備點東西,你自己慢慢逛吧!”

看到郭奕如同一個孩童般蹦蹦跳跳的離去,於禁不自然的摸了下鼻子,“我提醒他什麼了?”